news-details

台灣每天近30童交通傷亡

每天有近卅名孩子因交通事故受傷或死亡,主要肇因為穿越道路未注意左右來車,孩童防護觀念需要加強。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五月,三峽嚴重事故釀四死十二傷,校園周邊交通安全再度受到關注,根據統計,近四年台灣每年平均有一萬多名十二歲以下兒童在交通事故中傷亡,等於每天有近卅名孩子因交通事故受傷或死亡,靖娟基金會指出,主要肇因為穿越道路未注意左右來車,強化孩童交通安全教育及防護觀念,刻不容緩。

靖娟基金會昨舉辦「小黃帽交通安全同樂會」記者會,靖娟基金會指出,近四年台灣每年平均有一萬四七六名十二歲(含)以下兒童在交通事故中傷亡,交通事故行人與乘客是兩大高風險情境。

兒童身為行人時,主要死傷肇因前三名分別為穿越道路未注意左右來車、未依規定行走地下道或天橋穿越道路、在道路上嬉戲或奔走不定。上述因素就占兒童死傷人數近三成。

而近四年駕駛乘載兒童發生事故死傷加總高達三萬三千人,其中小客車事故占約二成、機車事故高達八成,兒童死傷原因包含未繫安全帶、未搭乘安全座椅、未戴安全帽等不當乘車行為所致,再次凸顯日常安全教育與防護觀念的重要性。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指出,從兒童交通事故分析中發現,年齡愈小的孩子愈容易因身高或視覺限制造成風險,中高年級的孩子雖能力漸好但違規比例也上升,可見無論危險感知或對於道路上規則的認識,都是交通能力的核心議題。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交通安全的核心在於工程、教育與執法,交通部自二○二二年起便與教育部及靖娟合作,推動五階段模組教材進入校園,今年更補助改善校園周邊環境,營造更安全的通學條件。針對兒童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由二○二三年的四十七人,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卅三人,未來也期待社會大眾共同響應禮讓精神,攜手朝向零死亡的願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