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版氣候變遷報告出爐,台灣升溫高於全球平均,未來將乾愈乾、濕愈濕,夏天愈來愈長、冬天愈來愈短,甚至最快2060年就沒有冬天。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
1.未來「乾愈乾、濕愈濕」 2060台灣恐無冬天
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前天發表重磅氣候報告,全球面臨增溫攝氏一點五度的困境。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依照IPCC報告,昨天發表「台灣版氣候變遷報告」,未來台灣將「乾愈乾、濕愈濕」,侵台颱風變少但強度增強,且在最劣情境下,最快二○六○年台灣就沒有冬天。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指出,根據IPCC最新報告,無論何種排放情境,若無法在未來幾十年內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暖化在本世紀會超過攝氏一點五度或兩度,將造成氣候系統改變,包括極端高溫、豪雨、乾旱發生頻率與強度增加等。該團隊回顧台灣本地氣候觀測發現,過去一一○年間,台灣平地年平均氣溫上升攝氏一點六度,比全球平均一點○七度還高,且近五十年至卅年增溫還有加速趨勢。年總降雨量沒有明顯變化,但一九六一年至二○二○年,少雨年發生次數明顯比一九六○年前還多。
2.學者示警:基礎建設應付現階段氣候變遷已吃力
「台灣版氣候變遷報告」昨揭示台灣未來夏季恐拉長、冬天將消失。學者示警,台灣將因氣候變遷受全方面衝擊,農損加劇、用電增高卻又面臨減碳大計,恐承受巨大壓力。專家疾呼減碳勢在必行,卻也憂心台灣光是應付現階段乾旱、水災都很吃力,基礎建設都不到位,如何因應未來氣候變遷下的更大挑戰。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成員、中研院環變中心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許晃雄說,台灣百年來增溫速度比全球平均高,研判是因位處季風環流較弱地區,冬天日數少,夏天又增溫。暖化影響不像極端降雨或乾旱這麼快速激烈,卻是長期性改變,將造成農業、生態、公共衛生、疾病、能源調度等全方面的社會衝擊。許晃雄舉例,前兩年台灣暖冬農損皆達數億元,但未來又暖又乾,農損只會更嚴重。台大森林系教授邱祈榮也說,過去霸王寒流或夏季高溫造成的巨大農損,未來恐將是常態,農業部門應積極提出策略,做好風險監控及管理。
3.本土確診+3創新低 北市首見清零
境內昨新增三例本土個案、一例死亡、五例境外移入,單日新增本土個案再創新低,且萬華爆發大規模本土疫情以來,台北市首次單日掛「零」。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三例個案均在新北市,為確診縣市別最少的一次,病例關聯也都能即時掌握,疫情控制的還不錯。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昨上午在臉書搶先預告「北市確診個案+○了!看來我下午疫調會議得跳舞了!」不過隨後刪文,中午才再貼北市加零訊息。她表示,主要是她說過如果有清零就要跳舞給同仁看。不過,黃珊珊也說,台北市花了一個月左右往清零方向走,第一次看到「加零」,大家會比較興奮,但真的只要高興一天,因社區可能還有隱形傳播鏈,台北市做到第一階段小小目標,還是要戰戰兢兢。
4.莫德納短缺 陳時中允保留第2劑
六月至今,台灣已有三百多萬人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依照指揮中心規定,最晚必須在第十二周接種第二劑,但疫苗短缺,許多人擔心第二劑遙遙無期。指揮官陳時中昨保證,第二劑數量予以保留,除非將來允許混打,才會另作打算。陳時中表示,莫德納疫苗約有八百多萬劑,一人兩劑,可供四百多萬人接種,現在已有三百多萬人打過第一劑,但未來能打到第一劑者相對少了。立委質疑,加拿大政府莫德納施打時程為「最短三周,最長十六周,最佳間隔四周」,批評指揮中心研擬延長兩劑間隔,缺乏正當依據。陳時中解釋,針對最佳接種時間,各國說法各有不同,臨床研究也不同,指揮中心首要目標為讓更多人打到第一劑,提高人口覆蓋率,並保障第二劑的量。
5.卓伯源嘆蔡英文沒窮過!籲振興券放寬3年使用
行政院擬發五倍券引發各界質疑,藍營呼籲普發現金。國民黨黨主席參選人、彰化縣前縣長卓伯源表示,既然行政院長蘇貞昌說振興券等同現金,而振興券更是來自全民的納稅金,他主張要放寬3年使用,並且可以繳稅,讓民眾可依自己的需求來自由消費。卓伯源表示,振興券是來自全民的納稅金,不僅國民黨呼籲執政的民進黨蔡政府普發現金,就連執政黨自己的立委也都認同發現金而不是五倍振興券,「蔡英文沒有苦過、窮過,蘇貞昌可以住家被盜竊百萬而不心疼,但這都不能做為不知民間疾苦的理由」。卓伯源主張,振興券應改發現金最方便,讓民眾可依自己的需求來自由消費使用。疫情再次重創民間基層經濟,很多甘苦人連三餐溫飽都有問題,現在最重要是「紓困」,振興才是其次。印刷振興券等作業費預估就超過20多億,若能省下來即時做為紓困使用,可造福多少等待救助的民眾,蔡英文難道不知道嗎?
產經
1.有台積在的地方…人財兩得
護台神山,地方經濟靠山。台積電在台設廠的八個行政區,實際居住人口全部高於戶籍人口數,其中,表現最亮眼的為竹科大本營的新竹市東區,淨流入人口達8.9萬人,近五年房價漲幅更高達14.1%,表現居冠。據內政部人口資料顯示,台積電設廠的磁吸效應下,帶動人口流入、就業人口大幅增加,而在護台神山及科學園區的支撐下帶動房地交易、激勵房價穩定上揚、地方經濟產值揚升,業界說,地方有台積電可謂「人財兩得」。觀察台積電設廠的八個行政區,包含桃園市龍潭區、新竹市東區、新竹縣寶山鄉、苗栗縣竹南鎮、台中市大雅區、台南市善化區、台南市新市區及台南市安定區,人口流入、房價、經濟表現均正向。
2.機械設備前七月出口 衝高
台灣機械公會昨(10)日公布機械設備今年前七月出口值達185.56億美元,年增28.1%;以新台幣計價為5,225.62億元、年增20.4%,續創歷史同期新高。機械設備已連續七個月出口均為兩位數增長,顯示台灣機械產業景氣持續暢旺。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表示,7月機械出口值達28.01億美元,年增33.8%,以新台幣計為781.11億元,年增26.2%,是去年9月起連續11個月呈增長走勢,也是僅次今年5月29.15億元的第二高出口值。今年前七月機械出口值前三大產品依序為電子設備27.79億美元、占比15%,年增44.6%;檢量測設備25.2億美元、占比13.6%,年增24.9%;動力傳動件14.98億美元、占比8.1%,年增45.6%。前七月機械前三大出口地依序為大陸60.27億美元、占比32.5%;美國38.82億美元、占比20.9%;日本11.83億美元、占比6.4%。
兩岸
1.大陸新增本土新冠確診83例 江蘇揚州仍為重災區
根據中國大陸國家衛健委通報,10日中國大陸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1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8例,本土病例83例。本土病例分別為:江蘇54例、湖北14例、河南7例、湖南5例、雲南2例、北京1例。江蘇10日新增的54例本土確診病例全部在揚州,揚州依然是目前中國大陸疫情最嚴重的地方。江蘇從7月20日這波疫情爆發至今,全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696例,其中南京233例,揚州448例。另,淮安有12例,宿遷3例。揚州市衛健委副主任王勁松表示,揚州這波疫情報告的首個本土確診病例為南京關聯病例。因當事人隱瞞行程,頻繁活動於揚州的棋牌室、農貿市場等地,導致疫情擴散。由於其到過的場所人流錯綜複雜,造成疫情進一步蔓延。
2.廣東工業投資 反超固定資產投資
大陸製造業大省廣東今年上半年工業投資快速增長,6年來首次反超固定資產投資,顯示出「世界工廠」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發生變化,更多依靠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而不是過去占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新華社報導,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吳東文9日在「廣東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說,廣東大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上半年工業投資增速超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他說,今年上半年,全省完成工業投資4519.26億元,同比增長24.5%,兩年平均增長7.2%,是自2016年以來廣東工業投資增速首次超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工業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占主要地位,對經濟結構特別是工業產業結構有決定性影響,直接關係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全球
1.Delta攪局?牛津疫苗學家坦言:群體免疫已「不可能」
專門研究疫苗的「牛津疫苗小組」(Oxford Vaccine Group)負責人表示,目前的Delta病毒株「不可能」實現群體免疫。「衛報」報導,「牛津疫苗小組」負責人波拉德教授(Andrew Pollard)10日向國會議員提供證據時表示,疫苗並沒有阻止新冠肺炎傳播的這一事實意味著先前「達到人群整體免疫力的門檻是神話般的想像」。波拉德教授指出「這種病毒的問題在於它不像麻疹,如果95%的人接種麻疹疫苗,病毒就不會在人群中傳播,但是Delta病毒株仍會感染已接種疫苗的人,這確實意味著在任意時刻、仍未接種疫苗的人都有可能感染病毒,我們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完全阻止這種傳播」。儘管現有疫苗在預防嚴重的新冠病毒引發的疾病或死亡方面非常有效,但它們並不能防止完全接種疫苗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的概念依賴於絕大多數人口獲得免疫力,無論是通過接種疫苗還是受到感染。
2.華爾街獵才 祭年薪10萬美元
美國大型銀行業者正求才若渴,紛紛祭出年薪至少10萬美元的高薪,吸引年輕人加入,凸顯現在華爾街最受追捧的資產,是具備傑出技能的大學畢業生。彭博資訊報導,正為人才短缺所苦的華爾街,只能加人又加薪。摩根大通徵才人數增加數百人,且幾周前宣布的加薪計畫將擴大實施,初階銷售代表、交易員和研究部門分析師都準備調薪,反映銀行業分析師炙手可熱,也顯示職業倦怠感的代價;許多年輕員工抱怨創紀錄的交易使他們過度工作。Knopman市場金融訓練公司負責為銀行培訓新進分析師的馬克斯說:「過去一年來,各公司日益了解到,相較於讓一位分析師每周七天、每天工作16個小時,最好再多加兩、三位分析師。」幾乎所有大銀行都砸錢留人,新進分析師和銀行家的底薪提高大約17%,新標準是10萬美元,有的更高,例如高盛集團第一年入職的分析師起薪11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