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中)。圖/行政院提供
台灣
1. 疫情趨緩 各行業管制將鬆綁調整
台灣昨新增廿八例本土病例、一例死亡個案,再創五月十一日本土疫情爆發以來的新低紀錄,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整體看來疫情趨勢逐步往下。行政院長蘇貞昌在擴大防疫會議中表示,部分縣市仍有零星群聚感染,目前雖尚未有解除三級管制的條件,但因應多數縣市的疫情已趨緩,各行各業管制措施有合理調整空間,希望指揮中心訂出管制原則,預計本周內向民眾報告。陳時中表示,尚未決定要在本月十二日進行解封,但中央會調整行業別管制措施,準備相關規畫。他重申,整體研議方向以全台一致為主,不會以縣市為單位解封。
2. 食藥署「疫苗施打率169%」 挨批特權
台灣疫苗短缺,各地頻傳搶打殘劑事件。國民黨立委林奕華昨爆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施打的「第二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中,食藥署造冊人數是署內編制人數的兩倍,施打率更高達百分之一百六十九,要求衛福部交代清楚,是否有特權疫苗,「護航自產疫苗,卻打好打滿國際疫苗,有說服力嗎?」林奕華根據衛福部提供的疫苗造冊人數與施打率資料指出,疾管署與食藥署分別造冊了一二六一人與一三五六人,施打人數分別是八八九人與一○八九人,換算施打率是百分之七十與八十。以施打率來看,她質疑,食藥署風險難道比有業務需要的疾管署還高?
3. 環南市場今復業 進場需查驗PCR陰性證明
環南市場爆發群聚確診,緊急停業三天,化學兵連日進行消毒作業。今天清晨環南市場也開工復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訂出六大規定,包括進場查驗PCR陰性證明、固定人員須佩戴口罩及面罩、降載人流至原先一半、各樓層動線分流、攤位實名登錄、落實健康監測。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也宣布了環南休市三天補償方案,每攤每天補助5千元,若突然休市導致攤位物品損壞,再加5千元。
4. 染疫死平均73歲 9成潛在疾病
這波本土疫情累計確診者達一萬三千七百多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近兩周死亡分析報告,死者平均年齡七十三歲,且有九成都有潛在疾病。在各年齡層染疫者中,八十歲以上者死亡率最高,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死亡。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波疫情一萬三千多名確診者中,男女各半,年齡層主要集中在五十至六十歲,其次為三十至四十歲,平均年齡為四十九歲,其中二七一二人病情惡化為重症。截至前日,已有六七五人死亡,分析發病到死亡,天數從零至廿天,平均七天。男性占百分之六十四,年齡主要以六十歲以上最多,死者平均年齡七十三歲。
5. 觀光變「慘業」 公會苦喊要疫苗
國民黨近日接獲觀光業者陳情,指旅行社、旅宿業、運通業、伴手禮業等因疫情影響營運幾近停滯,但政府紓困4.0方案補助比去年還差,讓觀光「產業」變觀光「慘業」。業者批評,台灣不僅是防疫末段班,連紓困也是末段班;觀光業要疫苗,「沒有疫苗,就沒有觀光」。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說,去年旅行社每月還有十萬元補貼,補貼三個月,但今年只有一員工三個月補助四萬元,等於一個月一萬三千元。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名譽理事長張榮南也說,這樣的補貼怎麼夠?且觀光產業需要疫苗,施打疫苗是恢復觀光產業的重要關鍵。
產經
1. 三級警戒 餐飲業5月營收掉兩成
三級警戒能否解封仍須看接下來的疫情發展,但近二個月管制下,餐飲業早已苦不堪言。經濟部統計處昨(5)日公布餐飲業營收統計,5月營收降為502億元,年減近二成,遑論整個6月都在三級警戒中,業者殷切期盼能早日警戒降級或「微解封」。統計處表示,占餐飲業大宗的餐館業,今年5月下半月因全面禁止內用,即使有上半月母親節檔期挹注,但餐館業營收425億元,年減達18.6%。疫情下的餐飲業不是全盤皆輸,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例如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漢堡王等速食型餐館,因客群多偏向外帶,加上推出外帶優惠,逆勢成長5.4%。
2. 全球最低稅負制 影響154台企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近期通過全球最低稅負15%的共識,最快2023年上路,根據財政部統計,目前跨國企業母公司在台灣的企業,共有154家已達適用全球最低稅負的營收門檻;同時,針對母公司設於海外的台商,也有可能納入課稅,影響範圍必然更大。安侯建業稅務會計師林棠妮指出,就在20國集團(G20)財長本周召開會議的前夕,OECD當中約莫130個國家和地區,於7月1日已率先達成協議,同意實施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為15%,全球反避稅行動,將進入白熱化的階段。
兩岸
1. 大陸5日新增3例本土新冠確診 均在雲南邊城
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大陸5日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0例,本土病例3例,本土確診病例均在雲南。雲南新增3例確診病例在雲南省德宏州邊境小城瑞麗市,確診3人均為緬甸籍。瑞麗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山水相連,村寨相望,兩邊民眾往來頻繁,這也是瑞麗第三度出現本土疫情。雲南方面表示,5日新增的3名確診者,都是在瑞麗全員核酸檢測中發現的。瑞麗當日還新增2例無症狀感染者,也都是緬甸籍。瑞麗去年9月和今年3月底曾兩度出現本土新冠疫情。
2. 民用氣象衛星 風雲三號E星發射
7月5日7時28分,大陸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順利將風雲三號E星送入預定軌道。據澎湃新聞報導,大陸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張鵬表示,風雲三號E星是全球首顆民用晨昏軌道業務氣象衛星,也是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的第19顆。風雲三號E星成功發射後,將與在軌的風雲三號C星、風雲三號D星按照黎明、上午、下午進行三星組網觀測,可實現每6小時全球資料完全覆蓋,滿足數值天氣預報衛星資料同化的要求,提高和改進預報精度和時效。
3. 父母持證上崗 浙江推「家長執照」已發放22萬份證書
浙江省教育廳近日指出,杭州市上城區稍早前開創「家長持證上崗」先河,引導家長完成學習,達到一定積分後獲頒予「家長執照」。浙江計畫今年秋季,將在浙江數位家長學校試行「家長執照」制度,隨後再推行至全省。有大陸網友表示,「沒有人能夠定義如何才是好父母」,認為該制度只會增加父母的負擔。惟亦有網友認為政策也有可取之處,認為家庭教育對孩童成長最為重要。
國際
1. 日本首都圈擬再延長防疫措施!東奧觀眾人數恐再下修
距離舉辦東京奧運僅剩兩個多星期,日經新聞獲悉,日本政府有意再延長首都圈1都3縣,包括東京都、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的「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由於確診數持續增加,日本政府可能會延長首都圈正在實施的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該措施預定實施至7月11日,首都圈4個都縣共計3000萬人。日本官員提議將首都圈的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再延長一個月左右,直到東奧結束。東奧定於7月23日開幕,一直持續到8月8日。日本政府將於8日召開專家會議,決定下一步防疫措施。
2. NHK:自民黨考慮向低收入者發10萬日圓 拉近貧富差距
NHK引述自民黨選舉對策委員長下村博文報導,執政黨考慮向低收入公民一次發放10萬日圓(約新台幣2.5萬元)現金,以緩解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日益擴大的社會差距。據NHK報導,下村表示,如果不在財務上提供協助,企業正式編制外的員工和單親家庭很難度過這場疫情。下村說,將建議政府將現金發放納入新的經濟方案,納入自民黨在大選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