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金融座談/善用監理沙盒 創雙贏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出席臺北大學校園論壇,面對學生提問關於ICO(虛擬貨幣)、P2P(Peer to Peer)等金融科技發展問題,他指出,金融業與科技業可透過金融監理沙盒機制,將科技運用於金融服務,進一步實現普惠金融,包括利用新技術,使過去因缺乏信用紀錄等原因而無法被金融業探觸的對象,也能得到應有的金融服務。希望科技業能與金融業合作,互助雙贏。


臺北大學學生提問,金管會發展普惠金融,針對虛擬貨幣、P2P等新型態的金融工具,顧立雄態度為何?顧立雄說,虛擬貨幣在交易面上,金管會將從洗錢防制觀點,把虛擬通貨交易平台納管;至於發行面,如投資人認購ICO發行之代幣,涉及投資性、流通性,經認定係屬證券交易法規範之有價證券,將納入證券交易法管理,須經過核准才能發行。至於P2P平台,假設涉及到金流,而超出了純粹媒合借貸雙方資訊的範圍,金管會就得管。


單純的媒合平台,P2P業者面對的風險較低,而為了降低風險、避免爭議,P2P業者可與銀行合作,例如在借貸雙方媒合過程中,銀行協助暫時保管資金或是交付銀行信託等。P2P業者也可透過銀行合作,在客戶的同意下,取得客戶在聯徵中心的信用資料,提高經營效能。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