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青返莞 疫情下重拾追夢力量

1、爆青筋樂團主唱劉雅菁(左)、吉他手葉佳鑫(右)。圖/報系資料

2、娜雅新材料科技執行長黃競德。圖/報系資料

3、強發鞋廠國際部總經理楊恒謀。圖/報系資料

4、港順食品有限公司電商經理潘彥甫。圖/報系資料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爆發,許多人受限於疫情,打亂了生活的步調。在東莞發展的台灣青年們,春節前後也受到深刻的影響;隨著東莞疫情日漸趨緩,擔心與疑慮也慢慢消除,目前返回東莞的台青們內心有著許多轉折,同時,他們見證東莞疫情現狀的改變,重拾追夢的力量,持續在東莞發光發熱。

在莞沈澱 累積創作能

「黑暗終究會過去,病痛終究會痊癒,期待春暖花開的時候。」
——《熙日》爆青筋樂團
2018年,來自台灣的劉雅菁、葉佳鑫來到東莞,組成「爆青筋樂團」分別擔任主唱、吉他手的位置,製作了多首原創音樂。今年年初,疫情爆發的時刻,他們也沒有缺席,在短時間內創作出新歌《熙日》,透過歌曲傳遞正能量,陪伴大家一起走過疫情的陰霾。
吉他手葉佳鑫疫情期間一直待在東莞,他認為這次疫情對各行各業的衝擊都很大,對於樂團最為直接,「但是往好的方面想,絕大部分會需要待在家裡,其實有非常非常多的創作時間。」葉佳鑫表示,這段期間樂團不會停滯,反而能積累創作能量,是他們現階段在做的事情。
有關東莞在生活方面的現況,葉佳鑫表示,從疫情開始到各個地方管控比較嚴格,如封閉式管理,包括外賣不能送上樓層、進出都要量體溫⋯⋯等等,對這樣的嚴格管控,他認為雖然會比較麻煩,但在整體管控上是好的,能使疫情得到很好控制。

獨自返莞 為家庭打拚

於松山湖青創中心創業的娜雅新材料科技執行長黃競德,於二月中返回東莞,他表示當時心情很複雜,想到公司還要運營,最後還是決定回來,必須離開小孩跟太太獨自返莞,「真的很希望能陪小孩,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短期內一定要分開,我來這邊工作也是為了家庭打拚。」
「短期內很多業務不太能夠跑,但能透過網路做很多事情。」黃競德表示,對於疫情,公司是以「消毒」產品為主,持續有因應對策,在跟客人交談的時候,也會與他們分享公司的產品可以解決的痛點;同時,他分享本身是賣防疫物資,所以在疫情期間也捐贈了許多物資予松山湖青創中心、東莞台商學校,「我每次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因為我們有能力可以做這樣的事情,特別是在這樣的情況,會盡我們所能,提供一個好的產品給大家。」

「聽不如見」 在莞感心安

「在剛回到大陸時,對防疫前景沒有什麼信心,但經過兩天後,才發現自己聽到的和看到的是不一樣的。」強發鞋廠國際部總經理楊恒謀於2月21日回到東莞,並意識到在政府嚴格管控下,這裡是安全的,政府明白如何帶領人民從疫情陰影中走出,讓他感覺到安心。

楊恒謀描述道,到達虎門港口時,會有防疫人員讓要求填表,並幫助建立完善個人防疫信息,這也讓他感受到這不是一般的檢查,而是嚴謹的檢查;當他走到社區時發現社區門衛會按照個人資料放行或反覆測量體溫,雖然很繁瑣,但令人感覺很安全,「這也正應了那句『聽不如見』,感同身受才會更清楚。」
他表示,在公司上,因為知道政府的處理方式是正確的,會為大家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生活環境,所以才會更有信心,會繼續按照政府防控要求去做,同時嚴格要求自己,相信在政府管控和自我要求下,大家的生存環境會愈發安全。

落地東莞 台青「特別」的過年

港順食品有限公司電商經理潘彥甫在東莞工作了六、七年,由於在莞組建家庭,今年是第一年留在東莞過年,身為兩個孩子的爹,他特別將一個房間裝修成遊樂房間,希望在疫情期間幫助小朋友排解無法出行的煩惱,「現在孩子甚至能在這個房間玩一整天。」
對於東莞疫情,潘彥甫表示疫情開始時,當地政府和村委會就進行了系列管制措施,本村人員進出必須量測體溫和消毒,外部人口無法進村;對於本地超市對疫情的應變能力讓他十分讚歎,雖然營業時間有所調整,但始終能保障穩定貨源供應,加上外界嚴格且得當的管制、對居民負責的態度,雖處疫情的大環境之下,在本地過得很安全。
他認為,讓人感動的是那些社區工作者,他們主動自願自發24小時站崗,保障大家生命安全,「看到這一幕真的很感動,能感受到當地人的用心,尊重每一個生命,用自己的生命燃燒,來幫助所有的人,讓他看到了人性光輝。」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