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菩薩寺 維摩舍 用生活品味佛法

水流在菩薩寺內象徵慈悲,洗滌每個人的心。 記者陳立凱/攝影

 

「你好,我要到大里的永隆路147號。」司機在路邊兜兜轉轉,好一會才尋著綠意中的小木門,「菩薩寺」三字低調立於其上。推開門,半開放的水池散著荷葉,岸邊梔子花飄來陣陣香氣,藤蔓慵懶地攀爬水泥牆上。滿室的自然,成了整幢建築的主視覺。

 

主掌寺內大小事的師姐葉本殊領著眾人走過散步道,木門咿呀闔上,所有台北帶下的焦慮頓時被阻於門外。此刻,進入的是另個時空。一個讓人不再有任何雜念的時空。

 

極簡工法 打破寺廟傳統風格

 

位於台中大里的「菩薩寺」,由慧光法師創立,也是建築團隊半畝塘的作品。沒有傳統寺廟的莊嚴大門與主殿,也沒有插滿香腳冉冉起煙的香爐,用最簡單的建築工法,保留了灌泥時的孔隙與坑洞,讓各類植物自在地攀附其上。

 

「我們不是為了建一座寺廟而建,我們希望用這樣一個環境,吸引大家走進來,和內心對話。那些拆模後牆上的坑洞,就像我們在面對生命的難堪,我們總是試圖掩飾自己的缺失,但它們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你不可能割捨,只能學著欣賞。」

 

比鄰寺邊的「維摩舍」,則販售著尼泊爾帶回的家飾、衣物和咖啡,收入用作幫助當地孩子接受教育。為了拉低宗教給人的距離、貫徹藝術先於佛法的理念,這裡不時會舉辦各色展覽,甚至開辦料理課程。不願只吸引佛教徒前來,菩薩寺透過維摩舍,冀望成為眾人皆可親近的地方。

 

老梅樹起點 從紅塵看進內心

 

要認識菩薩寺,其實得從門外的老梅樹開始。「坐在樹下的石頭往外看,你會看到熟悉紅塵裡的一切,那就是我們不斷在輪迴的世界。可是當你往寺內看,會看到水牆裡有座佛像,水面的倒影就是讓我們破除執念的一個啟發。你抓不住它,但是你可以用心和眼去享有它。」

 

這棵老梅樹,也成了在地鄰里的匯聚地,兜售著冰淇淋的老伯,累了就坐下乘涼;攜著孫子的阿嬤,在樹影下閒適地散著步。正門之所以設計得特別小,乃因「要從生活去到生命的追求,是個非常珍貴的因緣,如果這道門太容易走進來,你不會珍惜這個因緣,」

 

在這裡,所有設計,都有意義。正如這裡的樹,因自然生長,不做過度修剪,因此不時會擋住去路,得彎身避開,也是希望入內的人都能學著謙卑下來。

 

順應大自然 回望過去不捨棄

 

拾階而上,進入二樓大殿前的轉角,一座鐘樓安靜地杵著。「從一樓走到二樓,要進入大殿那個精神性的空間前,我們希望大家可以對著紅塵撞一下鐘,也是一種宣示:我從現在開始,要成為一個覺醒的生命。」但因考量周邊鄰居會受打擾,現已改由寺內人員早晚各撞一次鐘,僅除夕開放自由撞鐘108下。

 

仰望入天,再發現寺裡的樓梯大多沒有遮蔽,上下樓時,淋點雨是家常便飯。「我們想盡可能順應自然,當雨滴到你頭上的時候,何不想成那就是一個最好的加持?」不斷迴轉的樓梯與步道,為的則是提醒行走其中的人,偶爾要回望來時路,不去捨棄過往,因為那正是你能走到今日的因緣。

 

順應大自然 回望過去不捨棄

 

拾階而上,進入二樓大殿前的轉角,一座鐘樓安靜地杵著。「從一樓走到二樓,要進入大殿那個精神性的空間前,我們希望大家可以對著紅塵撞一下鐘,也是一種宣示:我從現在開始,要成為一個覺醒的生命。」但因考量周邊鄰居會受打擾,現已改由寺內人員早晚各撞一次鐘,僅除夕開放自由撞鐘108下。

 

仰望入天,再發現寺裡的樓梯大多沒有遮蔽,上下樓時,淋點雨是家常便飯。「我們想盡可能順應自然,當雨滴到你頭上的時候,何不想成那就是一個最好的加持?」不斷迴轉的樓梯與步道,為的則是提醒行走其中的人,偶爾要回望來時路,不去捨棄過往,因為那正是你能走到今日的因緣。

 

啜一口維摩舍裡的手沖咖啡,陽光兀自從葉隙間灑入,喜馬拉雅山的雪水,和著豆子的甘苦在杯底漫開。在這裡,連呼吸都是慢的。「因為慢,所以安定。」又因為安定,所以能看見美。

 

「我們希望每個走進來的人,都能像回到家一樣安心,可以把這裡發生的一切學習,帶回到現實裡的家。它不是只給信仰佛教的人來,它是給每一個願意關注生命和內心的人來的。」

 

赤腳踏著石階,回望走過的路,在煩憂湧上心頭前,先看見的,是收起翅膀自在喝水的小鳥、是靜靜守候不求回報的鐘樓、是緩慢攀爬不較快慢的樹藤。在時間的長河裡,你我都只是個渺小的點,不論好壞,當下轉瞬即逝。還有什麼好多想、多慮的。在這裡,眼前的一切,就是生命最永恆的模樣。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