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信菉/攝影
行政院統刪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引發各地跳腳,藍白昨天於立法院再聯手,三讀通過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部分條文,除了將先前中央砍地方政府的六三六億元補助款全數填上,還明定未來規模只能更高,且地方計畫型補助款比率不得低於過去十年同財力級次縣市平均值。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批評,再修正的財劃法版本危害政府施政穩定性、破壞財政紀律,使多項利民政策無法推動,並削弱中央災害應變能力。而政院版的財劃部份條文修正草案近期也將送立院審議,若立院持續推動在野黨版的「修惡版本」,行政院將依憲政體制尋求救濟。
立法院今年初三讀通過「202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總共刪減二○七五億元,其中有六三六億元由政院自行刪減,政院因而將六三六億刪在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上,各縣市刪減幅度達百分之廿五,引發地方強烈反彈。
國民黨團因此再提出財劃法修正案,確保未來中央對地方的補助規模不會再被削減。立院昨天三讀條文明定,中央政府一一四年度補助各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金額,不得少於2024年八月卅日核列2025年度一般性補助款的金額外;另外,更明定計畫型補助款補助比率,不得低於過去十年同財力級次縣市、同類型計畫的平均值。
先前藍白提案修財劃法,財政部遲未提出版本,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說,政院預計最快十一月底前將草案送交立院審議;政院版草案秉持兩大原則,分別是釋出規模增加、規模只增不減,政府釋出的總規模,也就是統籌分配稅款加一般性、計畫型補助款,一定會比一一四年的財劃法版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