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花蓮光復洪災明滿月 商家營業仍驚驚

鮮堡漢堡光復店古姓老闆娘說,一輩子心血因洪災沒了,哭了好幾天,如今她要擦乾眼淚面對現實,重新站起來。記者林佳彣/攝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重創光復鄉,明天滿一個月,市區街道與家戶清淤告一段落,已有店家開門做生意。但地震、颱風降雨輪流報到,尚未解決的堰塞湖問題猶如懸在頭上、隨時可能落下的利刃,災民認為重建之路充滿陰影,還很漫長。

「這要怎麼恢復?只能從零開始了。」鮮堡漢堡光復店古姓老闆娘說,她已六十五歲,在地經營早餐店廿多年,租屋十多年,幾年前才貸款買房,結果遇到一場大洪水,價值數十萬元的生財工具全沒了,還有三五○萬元房貸要繳,政府補助卅五萬元連生活費都不夠,盼對店家、住家要有分級補助。

她說,近年罹癌後多次復發,五年內開六次大刀,但「我是很樂觀的人」。只是洪災過後,一輩子心血就沒了,夫妻倆對未來全無頭緒,每晚睡前她都會問「老公,這是假的喔?明天起來還可以上班?」哭了幾天,她也只能擦乾眼淚面對現實,只希望政府要解決堰塞湖這顆炸彈,「否則我們永遠活在恐懼中」。

要重新營業的還有開業近卅年、傳承二代的慈美烘焙坊,黃姓老闆娘擔心復業後大家消費能力有限,但還有小孩要養,只希望十二月能恢復營業。她考量堰塞湖還在,店內家具不敢一次到位,待營業後再觀察是否陸續添足,「我害怕再被淹一次」,更憂心再發生水災裝潢要拆第二次,可能就沒經費整修。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