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批食藥署調查黑心腸業者4個月幾無行政作為,衛福部長石崇良坦承有瑕疵。記者潘俊宏/攝影
屏東百威食品黑心豬大腸事件持續延燒,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昨揭露,今年六月衛福部食藥署即接獲檢舉,但是遲至十月才由檢警調進入工廠稽查,在這四個月內,食藥署為保全證據、破案,沒有任何行政調查,期間不知多少人吃下黑心大腸。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邀請衛福部、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進行「重大食安事件處理之檢討與食安稽核人力不足問題」專題報告,眾多立委批評衛福部行政怠惰,對此,部長石崇良坦承,此案確有瑕疵,已要求食藥署檢討SOP,未來勢必優先保障民眾食安。
林淑芬表示,依「食安法」規定,食藥署可行政調查黑心業者,但六月至十月幾無行政作為,等到檢警調進入工廠後,才將黑心食品下架、封存,態度消極,期間違法業者繼續製造黑心食品,多少人把黑心食品吃下肚了,誰該負責?
「檢舉人告訴食藥署,鬼在那裡,但結果竟是有鬼都不抓。」林淑芬說,食藥署在處理黑心食品業者時,缺乏監督、管理機制,此案調查怠惰,可能涉及瀆職、洩密等刑責。但食藥署卻以司法程序、巨額罰金作為行政怠惰的遮羞布。
國民黨立法委員王育敏質疑,四個月空窗期,多少無辜民眾吃下黑心大腸,食藥署明明可以採取預防性下架,讓民眾不致食用問題食品,而不是等檢調查到業者跑不掉了,才對外公布。
衛福部食藥署長姜至剛解釋,六月接獲檢舉後移請保七總隊、農業部跟屏東衛生局共同偵查,但一開始事證不足,未能成案,直到檢察機關保護證人,七月成案。這是一起相當嚴密的犯罪組織,擔心內神通外鬼,食藥署不是沒有行政調查,而是為了保全證據。
部長石崇良指出,此案確實為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接獲檢舉,他自己掌握到的情形,只比立法委員早一點,確實存有瑕疵,已要求內部提出檢討報告,將以這個案例重新檢討SOP,不要在移送檢調後,反而延緩行政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