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4日簽署將日本汽車關稅降至15%的美日貿易協定執行行政命令。相較之下,南韓雖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但仍需承擔25%的汽車關稅,引發南韓汽車價格競爭力受損的擔憂。
白宮當日公開川普簽署的「美日協定執行」行政命令。該命令明確表示:「根據協定,美國將對幾乎所有日本進口產品徵收15%的基準關稅」,並指出「對汽車、汽車零件、航空航天產品、一般藥品以及美國無法自然生產的天然資源,將適用個別品項關稅」。
東亞日報6日報導,南韓7月30日與美國達成協議,將包含汽車關稅在內的相互關稅降至15%。然而,由於尚未發布行政命令,南韓仍需承擔25%的關稅。據估算,關稅降低延遲導致國內汽車產業每月需額外承擔約5000億韓元(約新台幣110億元)的關稅負擔。
南韓總統府發言人姜由楨5日在簡報中針對美日貿易協定行政命令表示:「我們的目標不是『更快達成』,而是找到最符合國家利益的解決方案。」
隨著川普簽署美日貿易協定執行行政命令,最快下週起,南韓在美國市場的汽車關稅率將比日本高出10個百分點。這是自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簽署以來,韓日兩國汽車關稅率首次出現逆轉。
隨著日本率先適用汽車關稅降低,南韓自2016年汽車關稅降至0%以來,首次在近10年後面臨比日本高出10個百分點的對美汽車關稅率。此前,日本對美汽車關稅率比南韓高2.5個百分點。
南韓雖於7月30日以3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為條件,成功將25%的汽車品項關稅降至15%,但美國尚未發布執行行政命令。上月韓美峰會中,美國對投資具體化的壓力雖存,但因細節分歧,貿易協定文件化進程有所延遲。
汽車產業對出口損失與關稅負擔的擔憂日益加劇。今年1至7月,對美汽車出口已銳減15.1%,衝擊已成現實。如今又增添了與日本的價格競爭壓力。根據南韓貿易協會數據,去年南韓對美汽車出口額達347億美元,汽車零件出口額為82億美元。若關稅率降低10個百分點的進程延遲,每月將額外承擔約3.6億美元(約5000億韓元)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