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民眾購車態度觀望,財政部統計,七月的汽車類關稅、貨物稅雙雙呈現衰退。圖為在台北港等候入關的大批進口車。本報資料照片
財政部昨公布最新稅收統計,今年前七月稅收較去年同期減少四九○億元、減幅百分之二點一。今年稅收狀況欠佳,是否從過去幾年的超徵轉為短徵引發關注,財政部官員指出,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今年整體稅收可能會受到壓抑,外在不確定因素非常多,仍須持續觀察未來證交稅、營所稅暫繳的狀況。
全國稅收自一一○年起連續四年超徵(稅收實徵數超過預算數),去年超徵金額更高達五二八三億元,累計四年超徵一兆八七○七億元,在野黨因此提出還稅於民、普發現金的主張,不過,今年受到美國發起關稅戰等因素衝擊,稅收能否連五年超徵面臨挑戰,如果未來五個月稅收不如預期,甚至可能出現近五年首次短徵。
財政部統計處昨公布七月稅收,今年前七月稅收二兆三○二一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二點一;此外,前七月的稅收占累計分配預算數的百分之九十三點八,相較於去年同期的百分之一○九點六,差距近十六個百分點。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指出,七月稅收八七六八億元,年增三點一倍,主因所得稅報繳期限延長至六月底,稅款集中七月入帳。不過,因美國對等關稅協商結果未定、台灣汽車關稅減讓政策未明的情況下,七月證交稅年減百分之廿四點一、連五黑,車市也持續觀望,關稅、貨物稅呈現雙位數年減,其中車輛類貨物稅創近兩年半以來的最大減幅。
劉訓蓉表示,前七月的稅收與去年同期相比,以證交稅減少三五二億元、減幅百分之廿點一;營所稅減少二四一億元、減幅百分之三點六;貨物稅減少一二四億元、減幅百分之十二點八較多;至於綜所稅則增加三一四億元。
至於今年稅收是否短徵?劉訓蓉說,營所稅結算申報自繳稅款增加,去年上市櫃淨利成長有助於稅收,但近期投資、消費、購屋信心轉趨保守,所以證交稅、貨物稅、房市相關稅收減少,以及未來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政府實施營所稅等稅收分期繳納,這些因素交互影響之下,今年整體稅收受到壓制,但外在不確定因素仍多,還是要持續觀察未來證交稅、營所稅暫繳的實徵狀況。賦稅署官員也坦言,當初預算編列時,「關稅政策是沒有考量進去」。
各稅目方面,七月證交稅二三九億元,年減百分之廿四點一,連續五個月負成長。劉訓蓉說,七月台股隨著美國關稅協議台股隨著美國的關稅協議漸趨明朗、輝達H20晶片獲准銷路、台積電法說會釋出利多、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持續宣布與日韓等國達成關稅協議等因素激勵,大盤逐步走高,即便七月下旬因為台美關稅的傳聞紛擾而下跌,但隔日就隨即回漲,指數已經是連漲三個月的走勢。累計一至七月證交稅收一三九四億元,受高基期影響,年減百分之廿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