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核三廠兩座機組,面臨823公投決定重啟與否的命運。聯合報系資料照
823重啟核三公投,在生態環保團體出現不同聲音,彰化縣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認為不應該用公投壓榨當地民意,另有生態保育人士支持重啟核三,甚至贊成六輕工業區改為核能發電廠,降低太陽能光電、陸域風機對環境的傷害。
生態環保人士近日各透過不同平台表達對823重新核三公投的立場,有的反對重啟,以核三廠廠外的海洋水溫升高、珊瑚白化為例,說明台灣核能發電原理是環境難以承受的重,應採用最新式、先進的核能發電技術,避免繼續傷害環境。
彰化縣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今表示,台灣太多發電廠,她從現今數據來看,台灣並不缺電,有無必要重啟核三,應依據在地居民意見及核三電廠位置來作整體考量,首先看核三電廠位在斷層帶,實在不適當,但當地居民有意見就應以他們為主體優先評估核三存廢,採用全國性公投結果決定核三命運無異壓榨當地民意,所以她不公投。
彰化有生態保育人士指出,核三開始運轉到停止,對環境傷害已知且有限,反觀為設置太陽能光電、陸域風機,開發土地、運轉產生噪音和光害等汙染,對環境、周邊居民的傷害更大,與其比較用可控傷害、未知傷害程度,寧願選擇重啟核三。
這名生態保育人士又說,如果六輕改為核能發電廠,發電量遠勝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之外又穩定,不必毀掉平原和低海拔山林興建風機和太陽能光電板,不會產生燃燒天然氣、煤炭產生溫室氣體,對台灣整體電力供應很有幫助,據他和很多生態保育人士所知,六輕已有海水冷卻通道,改成核電廠即可使用,不必另建,因此他們贊成六輕轉型,也會對重啟核三投下同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