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軟銀認了…「星際之門」卡關

軟銀首次坦承,與OpenAI聯手推動的美國人工智慧項目陷入停滯。(美聯社)

軟銀集團受惠於輝達持股,上季淨利遠優預期,但表示啟動「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耗費的時間長於預期。這是軟銀首次坦承,與OpenAI聯手推動的美國人工智慧(AI)項目,陷入停滯。

軟銀財務長後藤芳光在盈餘簡報會上表示,試圖與星際之門的合作夥伴達成共識,包括甲骨文、阿布達比的MGX等,預計不久後將就星際之門的首個資料中心地點,展開具體商討。他說,由於多方參與其中,需要時間形成共識。

軟銀創辦人孫正義與OpenAI共同創辦人奧特曼,1月發布星際之門計畫,承諾將「立即」開始調動1,000億美元,並募款至規模約5,000億美元。不過幾個月後,仍未開始募資、也未動工興建資料中心。彭博5月指出,星際之門的相關談話放緩,是由於市場波動、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質疑AI硬體的財務估值等。

與此同時,軟銀7日公布,4至6月的季度淨利達4,220億日圓(29億美元),較分析師的平均預估值高出一倍以上,因該集團重押輝達,而輝達股價今年來急漲30%左右。另外,得益於酷澎等估值攀升,軟銀願景基金獲利也達4,514億日圓。

軟銀孫正義積極投資AI,與多家相關公司結盟、並持有股票。軟銀將手上的輝達持股部位,增至約30億美元,且投資於台積電(2330)與資料中心巨擘甲骨文等。投資人樂觀期望,軟銀處於有利位置,可從AI成長中獲利,帶動今年迄今股價飆升36%。

然而,軟銀承諾的投資項目不斷增加,外界擔心該如何出資,導致集團股價遠低於持有資產的估值。財務長後藤芳光說,直到最近的股價折扣幅度,還超過50%,但差距逐漸縮小,是件好事;人們開始了解,軟銀的方向是正確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