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萬工程項目正式啟動。圖/瀚元康養提供
5月17日,東莞水鄉河西現代化產業園內彩旗飄揚,鑼鼓喧天。莞台高新產業園區·貳號園區動工儀式暨助力“百千萬工程”莞臺專案啟動儀式隆重舉行。這一重要時刻不僅標誌著東莞深化兩岸產業合作進入新階段,更開啟了台資企業參與鄉村振興、構建「農業+智造+商業+文旅」融合生態的全新篇章。
活動現場,東莞市相關部門、水鄉經濟區、洪梅鎮代表以及東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農業委員會會長陳宏欽、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農業委員會副會長林建成等100餘位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中建八局灣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薛允欽表示,將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園區建設,確保專案按期交付。
政策賦能 打造兩岸產業合作新高地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東莞作為兩岸產業合作的前沿陣地持續發力。2023年國務院批復同意《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後,東莞先後出臺32項配套措施,設立50億元專項扶持資金,為台資企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此背景下,莞臺高新產業園區應運而生。2024年6月,園區壹號專案率先動工,聚焦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截至目前,壹號園區總共 14 棟不到一年的時間,除仍在建設的兩棟外,其餘廠房均已封頂,預計今年11月正式開園,首批10家臺企將於明年中投產運營。
時隔不到一年,貳號園區正式啟動建設。該專案占地79畝,總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將重點發展電子資訊、新材料等產業。據園區運營方介紹,目前貳號園區已有10家優質企業簽約入駐,,整個首開區166畝土地已完成80%的招商工作,預計2026年底全面竣工投產。
產城融合 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與貳號園區同步啟動的“百千萬工程”莞臺專案,開創性地將現代農業與高端製造業有機結合。其中,「水鄉藍龍蝦養殖示範基地」作為首個落地專案備受關注。
該專案引進臺灣先進的淡水養殖技術,預計7月首批25噸澳洲淡水龍蝦即可上市。結合水鄉資源,構建“技術推廣+產銷聯動”的產業化模式,推動水鄉藍龍蝦(澳洲淡水龍蝦)養殖規模化發展,通過莞臺高新產業園區發展定位,探索“特色農業+科技製造”兩栖共融的新路徑,形成“農業+智造+商業+文旅”融合生態。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農業委員會副會長林建成介紹,公司不僅提供種苗和技術,還將建立統一的品牌和銷售管道,帶動周邊農戶共同發展,「未來,專案還將配套建設加工中心、冷鏈物流等設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
引鳳築巢 構建台商共同家園
「貳號園區不僅是物理空間的擴展,更是服務內涵的升級」東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農業委員會會長陳宏欽在致辭中表示,未來計畫在洪梅打造“兩岸融合 - 水岸青創智慧小鎮”,為臺胞紮根東莞發展、逐夢灣區建設提供涵蓋創業孵化、產業賦能、生活配套的全週期發展服務支持。
動工儀式上,水鄉經濟區黨工委書記、洪梅鎮黨委書記賴健偉表示,莞臺高新產業園區貳號園區是壹號園區專案的擴容升級版,更是莞臺合作向縱深推進的戰略平臺,下來水鄉將一如既往做好專案建設全週期服務保障工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也將繼續深入落實莞臺創新發展各項政策舉措,不斷擴大兩岸合作發展領域,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徑。
據統計,目前莞臺高新產業園區首開區166畝共計已吸引20家臺企入駐,總投資額超15億元,預計全部投產後年產值可達22億元,帶動就業3000餘人。其中,臺青創業專案占比達30%,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
展望未來,莞臺高新產業園區將充分發揮530畝啟動區的示範效應,持續深化兩岸在科技創新、產業協同、人才交流等領域的合作,努力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兩岸融合發展的標杆專案。隨著更多優質專案的落地,水鄉河西片區有望建設成為「台資製造業主陣地+融合型生態帶」的示範樣板,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在動工儀式現場,多位台商代表表示,選擇落戶東莞正是看中這裏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和優越的營商環境。隨著莞臺合作的深入推進,必將吸引更多台資企業來莞投資興業,共同書寫兩岸產業融合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