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深圳躍陸新能源車第一城

深圳依託電子資訊產業基礎,形成以比亞迪為鏈主的「三電」「三智」產業鏈條。(新華社)

 

大陸各地力拚新能源汽車產量,其中深圳以178.6萬輛首次登上全大陸第一的寶座,上海、西安分列二、三位。至此,最近三年的「新能源汽車第一城」三度易主,2021年、2022年分別為上海、西安。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除了深圳、上海及西安等新能源車產能三強外,合肥、長沙、廣州、重慶、柳州等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也表現突出。按照各地規劃目標和發展態勢,未來數年,更多城市將躋身新能源汽車產量「百萬」行列,成為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時代的新型「汽車城市」。

 

2023年上海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年增35%128.6萬輛,西安則不升反降至98.3萬輛。深圳市官方尚未公布具體產量,但根據該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披露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速為104.2%,可以計算出全年產量約為178.6萬輛,超出第二名上海約50萬輛。

 

去年全大陸的新能源汽車產量為944.3萬輛,這三座城市的產量加起來就占到全大陸的四成以上。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財稅貿易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韋福雷分析,深圳的優勢是擁有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從供給側來看,深圳依託電子資訊產業基礎,形成以比亞迪為鏈主的「三電」「三智」產業鏈條,以及充電樁等配套產業。

 

不過,韋福雷也指出,深圳的傳統汽車產業基礎薄弱,整車企業比亞迪一家獨大,這是該市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初期不得不面對的短板。

 

至於上海,韋福雷表示,該市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主要依託特斯拉超級工廠的貢獻,還有上汽等整車企業,「上海的汽車整車龍頭企業以外企和國企為主,民營企業較少。為了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應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在韋福雷看來,西安已形成以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關鍵零部件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擁有比亞迪、吉利等整車龍頭企業。短板則是創新研發能力不足、汽車產業集群不強、配套率低。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