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捐血率為全球第一,但各地仍傳缺血窘境,血液基金會期望衛福部制定用血指引,讓血液真正用在需要的病人身上。記者許正宏/攝影
台灣民眾捐血率為全球第一,去年達百分之八點○八,創下歷史新高,卻仍常見缺血窘境,血液基金會預計二○二七年捐血、用血將黃金交叉,屆時缺血情形恐更嚴重,為此,輸血學會著手研擬台灣首部「病人用血管理」(PBM)指引,盼醫院、醫師用血更有效率,將血液用在真正需要的病人。
血液基金會最新統計,2023年,紅血球、白血球等全血輸血量達二五二萬餘袋,全血及成分血供應量為四○七萬餘袋,均為歷年新高,但春節連假剛過,各地捐血中心又傳缺血,台北、新竹捐血中心急缺O型血,庫存量僅剩四天以下。
輸血學會理事長闕宗熙表示,台灣整體捐血量逐年上升,但用血量、住院病患輸血率似乎增加幅度更快,以紅血球為例,醫院中心輸血率於二○一八至二○二一年增加百分之十二,血小板輸量增加百分之三;至於冷凍新鮮血漿輸量,醫學中心增加百分之三,區域醫院增加百分之二。
闕宗熙表示,台灣應積極推動「病人用血管理」(PBM)指引,才能降低住院患者輸血率,香港於二○一八年起推動PBM,當年住院病人曾經輸血率百分之四點六七,二○二○年降至約百分之四點三五;美國二○二一年統計,在推動PBM後,輸血率百分之四點多,降為百分之三點七五。
目前台灣住院病人曾經輸血率達百分之十二,高出美國三至四倍,闕宗熙說,「為何台灣醫療端一直需要用血,這確實值得思考,其中發生什麼問題」。
輸血學會去年承接衛福部專案計畫,分析境內醫院醫療用血情形,闕宗熙表示,相關研究報告已於去年年底發表,將於三月一日進行完整報告,呼籲衛福部透過人工智慧(AI)建立匿名、去識別化的比較機制平台,定期公布機制,讓各醫院自行了解用血情形,形成同儕壓力,並納入醫院評鑑項目,自行降低用血情形,達到管理用血效果。
對於輸血學會希望訂出相關指標,以監控醫院、醫師用血情形,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將進一步與醫院、學會討論,再決議是否可作為管理指標。
「民眾捐的每一袋血都很珍貴、很重要。」血液基金會公關處長黎蕾表示,希望醫事司盡速制定用血指引或規範,並鼓勵年輕族群捐血,從小扎根捐血意識,並常至大專院校舉辦捐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