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香港5大學 非本地生學費增3.6至10.3%

香港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香港特首李家超於最新施政報告提出要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包括在2024/25學年起將八所資助大學(八大)非本地本科生上限提升一倍至學額總數40%,為吸引全港尖子學生提供更大空間。隨著新學年招生工作開展,八大陸續落實相關財務及配套安排。

 

文匯報報導,最新資料顯示,2024/25學年共有5所大學調高非本地生本科生學費,當中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每年學費上調1.5萬元(港元,下同,約1917.5美元),加幅約一成,而香港教育大學則加費3.6%

 

多所大學都表示,新學年不會一下子「用盡」學額上限,而是按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增加非本地收生,並設多項不同獎學金、交流、實習及研究計畫等,豐富教育內容,以吸引和支援各地優秀人才赴港升學發展。

 

因應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目標,特區政府亦提出增加獎學金計畫,並繼續推展各大學多項宿舍項目。由於增收非本地生基本不涉額外公帑,相關學費及資源事宜是其中一大受關注因素。

 

根據八大回覆文匯報查詢及收生網頁資料顯示,有5所大學將會在新學年增加非本地生學費,其中,理大、城大及浸大均由14.5萬元增加至16萬元,加幅10.3%;科大則加費9.7%17萬元;而教大由14萬元增加3.6%14.5萬元。

 

此外,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嶺南大學則保持非本地生學費不變,惟港大仍以18.2萬元居八大之首。

 

對於非本地生加費情況,教大指,該校因應疫情已連續五年凍結學費,經參考其他本地大學的學費水平後作出加費;理大則表示不時會檢討各類課程的學費,考慮包括課程成本等因素。

 

中大、理大、城大及教大都表示,為響應港府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將於新學年起循序漸進逐步增加招收非本地生的本科名額。當中,中大計畫於2024/25學年將招收內地高考生名額由100名增加至400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