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違英國政壇達七年,前英國首相卡麥隆十三日獲任外交大臣。(美聯社)
英國內閣十三日大風吹,首相蘇納克撤換同為印度裔的內政大臣布瑞弗曼,由外交大臣柯維立改任,而二○一六年離開政壇七年之久的前首相卡麥隆,則爆冷接任外相。
自十月這波以巴衝突爆發以來,英國國內已有四場大規模的聲援巴勒斯坦平民遊行,十一日在倫敦舉行的有多達逾卅萬人參加。但督導全國治安的布瑞弗曼日前投書英國大報泰晤士報,指控倫敦警方處理涉及以巴的示威抗議有偏見和雙標,暗批警方對右翼示威人士很嚴厲、對挺巴人的左翼遊行群眾與非裔平權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人士卻很寬鬆。
布瑞弗曼還要求警方禁止群眾十一日上街挺巴人,形容是「暴民仇恨遊行」。最大在野黨工黨等批評人士因此將十一日部分挺巴群眾和極右翼分子間的暴力衝突,歸咎於她前述言論。當天約一五○人被捕,她投書也未先徵詢長官蘇納克。除了蘇納克對其言論不敢苟同,工黨的倫敦市長卡恩、蘇格蘭首席大臣尤沙夫與多位工黨國會議員也紛紛要求她下台。
救火的柯維立則對其新職表示很榮幸,他接手的目標很清楚,就是讓英國民眾感到安全。但七月時外界還臆測,他可能轉任國防大臣,如今卻成為內政大臣。
至於因留歐立場而先後在二○一六年六月及九月辭去首相和下議院議員的卡麥隆,在重返政壇後表明,他可能和蘇納克在某些個人決策上意見相左,但蘇納克是優秀又能幹的領袖,自己希望曾任保守黨黨魁達十一年與首相六年的經驗,能幫到蘇納克的忙。五十七歲的卡麥隆二○一○年登上首相寶座時年僅四十三歲,是自一八一二年以來,英國最年輕的首相。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卡麥隆將以宣誓成為上議院議員的方式,先擁有國會議員身分,好讓他接任新職。繼卡麥隆擔任首相的梅伊已表態樂見他重返政壇。他也創下英國政壇先例,前總理多年後又再出仕。此前僅已故保守黨前首相道格拉斯霍姆在一九六四年卸任後,一九七○年擔任外相,但當時他仍是國會議員。
法新社及路透報導,蘇納克這波人事布局著眼於預料明年將舉行的國會下議院大選,更大幅的內閣改組可望接踵而來。他將邀更多政治盟友入閣,並撤換他覺得沒表現的閣員。保守黨內對他開除布瑞弗曼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她是口無遮攔的右翼人士,但亦有人認為她對警方的批評不是沒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