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昨公布「公共場合目睹大人打罵小孩經驗調查」,近九成民眾曾在公共場合目睹大人打罵或用力拖走小孩。示意圖,與新聞人物無關。記者林伯東/攝影
衛福部統計,台灣去年發生一萬兩千件兒少保護個案,兒福聯盟昨天發布的調查報告發現,近九成民眾曾在公共場所目睹家長打罵或用力拖走小孩,有三成一民眾會上前勸阻或尋求協助,顯示民眾目睹兒少暴力行為時不知如何應對。專家建議,民眾可前往關心了解,嘗試安撫家長情緒或把孩子帶開,若情況嚴重可通報警察或社福單位處理。
兒福聯盟昨發布「公共場合目睹大人打罵小孩經驗調查」,近九成受訪民眾表示曾目睹大人在公共場合打、大聲責罵或用力拖走小孩,其中近一成七民眾每月目睹類似事件。有六成民眾選擇先站在旁邊看,必要時再出手;會上前勸阻、尋求協助者占三成一。
兒盟更發現,五成四七的民眾在百貨公司、超市或便利商店目睹大人打罵、拖小孩,五成四五發生在餐廳或美食街,甚至孩子被打罵的地點,逾四成在馬路邊。兒盟分析,多數兒少不良管教行為,發生在大量人群目睹的公共環境,甚至在補習班、校園、兒童遊戲場域,易造成當事孩童自尊心低落、身心受傷、親子關係不佳。
兒盟執行長白麗芳認為,校園、遊戲場域原應是孩童感到安全和受保護的場所,卻發生暴力事件,對處於同一場域的兒少,產生目睹暴力的負面影響。兒盟表示,可利用小道具安撫孩子的情緒,或聊天轉移注意力,千萬別透過體罰讓孩子記得教訓。
調查也發現,高達六成民眾對於這種家暴事件的處理方式,會先站在旁邊看,必要時再出手;三成三五的民眾裝做沒看到或不處理,僅三成一民眾會自行上前勸阻、請該場所負責人或保全協助勸阻,及報警或打保護專線。白麗芳指出,此一調查反映了民眾對公共場合暴力事件的關注,也呈現民眾目睹兒少暴力行為時不知如何應對。
教養作家彭菊仙認為,旁觀民眾不必擔心出面協助就成「正義魔人」,可以用肢體語言如擁抱或拍肩,讓大人和小孩感受到溫暖與同理心,但也要懂得察言觀色,若大人打罵孩子的場所已出現大量圍觀民眾,這時出面只會讓家長覺得丟臉、老羞成怒。但若發現孩子已受到明顯的傷害,就須馬上上前制止,或請警察或社福、政府單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