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雲南大理 崇聖寺三塔 大理標誌象徵

崇聖寺三塔,堪稱大理地標。圖/本報雲南大理傳真

 

始建於唐南詔時期的崇聖寺三塔,背倚蒼山,面朝洱海,是蒼山洱海勝景之一,由主塔千尋塔與南北兩小塔組成,以悠久歷史、豐富文化、獨特美學著稱,在大理眾多文物古蹟中,最負盛名,是大理標誌和象徵之一。

 

巍巍三塔,屹立千年,永鎮山川。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位於大理古城北郊,占地千畝,是集蒼洱風光、文物古蹟、佛教文化、休閒度假於一體之知名旅遊景區。崇聖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鼎盛於宋代,以三塔、雨銅觀音像、建極大鐘、佛都匾、三聖金像五大重器著稱於世。曾有九位大理國王在崇聖寺出家修行,為南詔、大理國著名王家寺院,金庸「天龍八部」裡,天龍寺原型,有國寺與佛都之稱。

 

集建築精華,佛教雕塑、彩繪經典的崇聖寺,成為全大陸最大漢傳佛教寺院之一,寺內599尊銅鑄帖金佛像莊嚴宏偉,白族木雕「張勝溫畫梵像卷」,堪稱珍品。

 

三塔由一大二小組成,首建大塔「千尋塔」,屬典型唐代建築風格,是座高69.13公尺之16層方形密簷式磚塔。後由大理國段正嚴、段正興時期建南北小塔,成拱衛之勢,高均42.19公尺,一對八角形10層磚塔。二塔相對而傾,南塔傾斜18度,北塔傾斜12度,昔有「旁二塔如翼內向」之載。1977年維修時,於千尋塔清理出南詔、大理時期佛像、佛經寫本等,是其文物中最豐富重要的一批。

 

建三塔除弘揚佛法外,還因古大理多水患,故築高塔鎮水龍。古籍載「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為此鎮之。」三塔採堆土建塔法,墊一層土修一層塔,待塔建好後,才將土逐層挖去,讓塔顯現,故有「挖土現塔」之說。

 

南詔時期所建佛塔,氣勢雄渾,俊逸挺拔,建築風格似唐佛塔,代表南詔吸收唐朝技藝文化,亦顯示當時蒼洱經濟發達,生產力和技術水準高。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