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告別單身 上海小年輕愛運動咖

戶外活動成為上海年輕人社交新媒介。圖為上海城市定向戶外挑戰賽此前在上海舉行。(新華社)

 

換上速乾衣、穿上運動鞋,楊雄像以往的每周二一樣做好慢跑準備,與以往不同的是,22日他的口袋裡多了一個戒指盒,他準備與女友一同跑完5.2公里後直接求婚。

 

中新社報導,當天是農曆七月初七,雖然七夕節自古並不直接與婚戀掛鉤,但因與牛郎織女的凄美愛情傳說捆綁,在人們心中也逐漸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不同於看電影、聚餐等等常規社交約會方式,上海一批年輕人選擇通過參加不同的戶外活動來交友。大陸某社交平台設置的告別單身標籤,有近1100萬瀏覽量,其中,運動交友的出現頻率較高。

 

楊雄就是透過城市慢跑團認識了女友。作為白領,他坦言自己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入了工作,社交圈有限,但他說,他一直有跑步的習慣,之前都是一個人跑。無意中加入跑團後,生活變得更有趣了,也認識了很多新朋友。

 

「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團隊,只要下樓走幾分鐘就能到,沒什麼時間壓力。」對他而言,不需要格外付出精力和費用的城市慢跑團成了放鬆和社交的最佳選擇,「我喜歡在提升自我、愉悅自己的前提下,再去考量戀愛的事情,而不是選擇傳統的相親方式,直奔主題」。

 

在中國民俗學會理事、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趙李娜看來,這體現了當今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輕人面對婚戀問題時個體意識的增強,這和現代化、城市化、人口流動性大,以及整體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有關,年輕人受到所屬群體的束縛愈來愈少。

 

「原來的大城市其實也是鄉土社會,人與人之間還是以血緣、地緣和業緣連接為主。而現在主要是以業緣和趣緣為主。」趙李娜舉例說,近期爆火的citywalk(城市漫遊)其實並非新事,從本質上而言就是人們因興趣而結緣的趣緣關係。

 

慢跑、騎行團……上海憑藉獨具魅力的街景和濃厚的城市文化為這些依賴城市「血管」的戶外活動營造出了絕佳的約會氛圍。

 

中共一大會址、武康大樓、上海郵政總局、和平飯店……如今人們在上海道路慢跑,從一棟棟風格各異的歷史建築旁經過,仍然不難感受蘊含其中的歷史氣息和城市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