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以後每年虧幾億?」 學者:基捷營運市府負擔得起?

全台捷運本業都在賠,興建不易,未來經營更艱難,基隆捷運建好後才是「面對問題的第一哩路」。 記者許正宏/攝影

 

中央和基隆市府力推基隆捷運興建計畫,但台北捷運光靠載客平均每年虧損近十五億元,新北環狀線和淡海、安坑輕軌累計虧損近九億元。學者和雙北捷運公司提醒,全台捷運本業都在賠,興建不易,未來經營更艱難,建好後才是「面對問題的第一哩路」。

 

基隆市府的基捷負擔額從十七億暴增爲五十三億元,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提二解方,未來市府只需在九年工期中編列十七億元,每年約二億元。「這句話聽起來就跟詐騙集團一樣,」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張勝雄質疑,基捷講了這麼久,現在忽然想出一個看起來「漂亮」的方案,「那前面一、廿年的人怎麼都想不出這麼好的方案?現在每年投二億元,要多久才會獲得這四十億收益?」

 

「以後每年會虧幾億?」張勝雄分析,行政院協助成立基隆捷運開發基金確實是中央對地方很大的幫助,但以後營運成本是多少?基隆市府後續是否負擔得起才是重點,「中央建立捷運系統給你,但後續經營是地方政府負擔」,需要審慎考量。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表示,中央協助地方很好,但還是要看未來是不是滿足基隆人通勤需求,或達到周邊土地發展,現在收益推估都只是估計,但有沒有人搭乘、周邊產業發展需要時間、多久才能讓票收足以負擔後續成本,都難以控制。

 

鄭永祥也提醒營運後才是重點,維護也要成本。他說,初期運量就是個問題,是否如預期有這麼多人使用,車站蓋的時候周邊商場不會馬上成形,「前面運量不夠的部分,虧損如何去補?」基捷的定位也該想好,要如何在台鐵等軌道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未來基捷勢必會跟台鐵競爭客源,但是日運量高達二○○萬人次的北捷運輸本業從未賺錢,每年平均賠近十五億元,只能仰賴車站廣告、地下街出租等副業彌補差額。北捷內部人士說,基捷營運要有面對漫長虧損的心理準備。

 

「捷運營運實屬不易。」北捷說,除了本業,北捷盈餘向來仰賴附屬事業及業外收益挹注,但此營收受景氣因素影響甚大,無法提供穩定的獲利挹注,且受低利率經濟環境影響,財務投資獲利有限,挹注能力受到限制。

 

新北捷運也表示,淡海輕軌營運後,陸續增加環狀線和安坑輕軌,累積的虧損也已經超過八億元,開發案推動並沒有想像中容易。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