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學聖/攝影
台灣碳權交易所(碳交所)昨天在高雄舉行揭牌儀式,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明年第一季環保署的碳費徵收標準出來,就會開放台灣碳權交易,預計會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他也提出碳權交易兩大規則,一是台灣碳權交易只會開放法人,不會開放自然人,畢竟碳排大戶都是法人;另外則是台灣碳權交易不會開放次級市場交易,也不會有金融商品交易。
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等官員昨天都出席揭牌儀式,蔡英文宣示台灣預計整體推動淨零轉型的努力,二○二三到二○三○年將帶動四兆元以上的民間投資,創造五點九兆元產值,並提供超過五十五萬個就業機會。
國際碳權 預定今年底開放購買
林修銘指出,碳交所將依性質及對象不同,分成三個板塊,初期將以碳諮詢為重點。另一個板塊是國際碳權交易,分為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及增量抵換交易等兩類。在國際碳權部分,碳交所目前已與Gold Standrad(黃金標準)進行多次跨國會議,雙方預計於九月簽署MOU,就提供企業合規及高品質的國際碳權進行合作,已預定以今年底為目標上架開放法人購買。
工總昨天表示,二○五○年推動淨零時間很趕,因此相當需要政府協助,政府成立碳交所後,目前除了碳諮詢方面協助企業盤查、教育等,在台灣自願減量的額度交易,還看不到內涵。工總認為,用自願減量而非總額控制的方式,對於產業來說,節能減碳效果比較不好,政府應該先檢視台灣的總碳排是多少,才能細分產業、企業,一層一層的往下推,才知道各個產業減碳目標。
專家:國際碳權認證標準不一
台灣永續專家則對碳交所未來營運以及台灣的碳權交易市場管理提出三大提醒,第一,透過碳權交易對企業減碳的鼓勵誘因能發揮多少?會否導致企業反而過於依賴買碳權甚於自己努力減碳?第二,明年初台灣徵收碳費的標準到底如何?屆時企業對碳權的需求會爆棚或是一般?碳交所如何據此安排相關技術人才?第三,在開放台灣的碳權交易之後,到底買賣雙方的規模是否對稱?交易價格是否會有相當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