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軌道建設的縣市自籌款逐年新增,多位縣市首長都呼籲中央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透過修正統籌稅款分配方式紓解地方負擔。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前瞻軌道建設,今年各縣市進入興建高峰期,但全台縣市五千多億自籌款比例過高,可能變成地方財政錢坑。北市前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日前在臉書說,已經動工的六都、七縣市的自籌款,受到通膨與缺工等影響,從3909億暴增到5518億,新任的縣市首長直呼吃不消,擔心壓垮地方財政,「前瞻」變「錢沾」。
柯文哲說,發展會卻回應「是地方政府主動提出」,不是中央主導,只是補助經費協助。他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中央的發展會、公共工程委員會等部會,對全台的軌道建設,沒有訂出優先順序,現在把責任撇得一乾二淨。
柯也點出,當中央不設定軌道建設順序,各縣市同時開工,突然投入大量的工程預算,超過建設廠商的容量,根本也沒辦法承造,只是造成流標一大堆。流標後以為再追加預算可解決,除了造成預算暴增,還是沒解決問題,因為廠商根本沒有能量承造。這也是軌道建設計畫38項子計畫中,執行率僅5.3%的原因。
柯文哲說,軌道建設雖然分布在各縣市,最後也是地方在營運,但必須台灣整體的人口、社會、經濟等層面都考慮清楚了,才動工興建。更何況台灣嚴重少子化 趨勢,也會影響未來的運輸需求及模式。
柯表示,放任各縣市興建軌道建設,現在負擔不起,更直接排擠到長照、教育、食安等其它項目。中央政府不該一再推出這種大撒幣政策,也不考慮後果,更造成地方債台高築的後遺症。當中央政府放任各縣市政府搶著申請,自己「被動審核」,縣市首長看到這塊大餅不去爭取,會沒有選票壓力?但爭取到補助當「政績」後,自籌款和營運成本又變成後續的沉重壓力,這不是發展會一句「不應為推動而推動」就可甩鍋。
柯文哲表示,他主張軌道建設要統籌規畫,要考慮成本效益,更要考量廠商的承造能量。軌道建設「顏色對的先蓋」,開工以後流標的、地方財政無法負擔的,再叫大家自謀生路。另外,從林全到現在最溫暖的陳建仁,請問財政收支畫分法到底要不要修?選前民進黨口口聲聲要修法,執政後卻不捨得分配預算的權力,這件事見證了「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