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水也要篩 屏東昨天下起滂沱大雨,枋寮國小新設的篩檢站積水,讓排隊篩檢的民眾只能「泡」在水中等候。記者黃義書/攝影
台灣
1.擋Delta「阻絕境外 管控境內」 侯鄭喊入境兩篩
昨天新增六十名本土個案、三例死亡案例,雙雙創下四十四天三級警戒以來新低紀錄。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件數較少,應和周末採檢人數較少有關,但確定整體發病病例往下走,是好現象。不過,周末人流有些增加,則是隱憂。Delta變異株來勢洶洶,新北市長侯友宜說,「阻絕於境外、管控於境內」,任何國家入境者都需篩檢兩次,「同島聯防、快速通報」。桃園市長鄭文燦說,機場入境快篩會有偽陽性、偽陰性,讓入境者失去警覺,最佳方案是全採「二採」模式,機場應有PCR檢測機制。台中市長盧秀燕也抱怨,一年多來不斷建議中央對入境者普篩都不獲同意,直到Delta病毒入侵才被採用。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說,「政府其實做得更徹底,用隔離來阻絕病毒。」未來入境後得要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出來還要再做檢測。
2.秘魯祖孫返台疫調 兩縣市互推
秘魯返台祖孫確診新冠肺炎,因設籍台中、抵台後直奔屏東娘家居家檢疫,疫調該由台中或屏東負責,引起兩縣市論戰。屏東縣認為,台中主責疫調;台中市則批評,屏東在甩鍋。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定調說,「所有的工作是以發生確診地方衛生局為主」。秘魯返台祖孫六月六日出台中機場後,直奔屏東枋山娘家居家檢疫至廿日,台中市政府認為,按中央規定,居家關懷由當地縣市政府處理,台中市也有外縣市居民在台中居家檢疫,一樣給予居家關懷及後續醫療處理,共同抵抗疫情。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陳政顯說,這對祖孫入境時填寫的地址在屏東,居家檢疫也在屏東,確診後CDC第一時間通報屏東縣府,但屏東縣政府卻企圖把疫調責任推給台中,這個鍋甩太遠了,且不在第一時間緊急疫調避免擴散卻急著甩鍋,對防堵疫情擴散有幫助嗎?
3.縣市政府抱怨「簡訊實聯制疫調無用」
全台三級警戒持續一個多月,進公共空間前拿出手機掃一下場所代碼,成為防疫的日常。行政院五月十九日宣布「一九二二簡訊實聯制」上路,強調出發點是為了疫調,廿八天後即銷毀。實際上,地方政府想用簡訊實聯制線索進行疫調,不是資訊量大、難以提供,就是提供速度太慢,相當不便,甚至毫無作用。政院五月中推「簡訊實聯制」系統,整合五大電信商,民眾掃描QR Code後快速開啟手機簡訊、自動帶入場所代碼,再傳送到一九二二,即完成實聯登記。但民眾乖乖配合的簡訊實聯制,有發揮效益嗎?澎湖縣五月底出現首起本土確診病例,地方人心惶惶,該名確診婦人一度病況嚴重,入院即昏迷插管,無法配合詢問做疫調,最後採取手機定位及訪查親友等土法煉鋼方式拼湊大致足跡,因為足跡公布不完整,有民眾質疑為何不調出簡訊實聯制當線索。澎湖縣衛生局表示,當時有請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得到的回覆是「實聯制資訊龐大,如何用於疫調仍在研議,使用上有困難。」顯然實聯制在該案疫調中無法發揮作用。
4.高端EUA審查...食藥署促補件 台產疫苗7月打不了
高端疫苗六月十日公布第二期期中分析結果,六月十五日送件,向衛福部食藥署申請EUA許可,希望可以如期在七月底開打,不過,食藥署長吳秀梅昨表示,高端缺少相關技術性資料,需實驗室重做數據,恐要等到七月底才能審查「緊急使用授權」(EUA)。換句話說,蔡英文先前說,七月底供應第一波台產疫苗,確定無法上路。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食藥署做相關審查時,常被批評「過嚴」,尤其在新藥、新疫苗上,更要小心謹慎,對於相關技術性文件資料也是相對嚴格,資料補件是常有的事情,無法預判何時審查,取決於廠商補件速度和文件完整性。對於需要補件,高端表示,EUA審查流程基本上與新藥查驗登記相當類似,一般新藥查驗登記往往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反覆補充與更新資料,過程中,廠商與法規單位更是每天都要彙整與審查上千份文件,將會盡全力加速補齊所有資料。
5.彭博防疫排名 台灣跌到第15
彭博資訊彙編的「防疫韌性排名」(The Covid Resilience Ranking)廿五日公布最新排名,台灣從上個月的第五名降至十五名,原因是疫情復燃和疫苗接種率低。彭博指出,按目前疫苗接種步調,台灣要六年以上才能達到百分之七十五人口接種疫苗的群體免疫門檻。報導中說,扭轉疫情關鍵是疫苗,尤其是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不僅可以預防重症,更能減緩新冠病毒散播。然而,彭博指出,台灣疫苗接種步調在亞洲主要經濟體中排名倒數。在這項排名中,大陸、新加坡和香港最佳,預估一年內就能讓七成五民眾完成接種,達成群體免疫,接著是日本、澳洲、紐西蘭和南韓,約需一年半至兩年,馬來西亞、印度、泰國、印尼、菲律賓和巴基斯坦需要兩年至六年,台灣則需要超過六年,只贏孟加拉和越南。
產經
1.破天荒 台股ETF規模直逼2兆
五月疫情升溫,但台股掛牌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五月淨流入超過六百億元,創下歷來最大單月淨流入額,推升全台ETF資產總規模達新台幣一點八二兆元。台股ETF管理資產達三七八四億元,同創歷史新高。顯示投資人趁疫情升溫、台股重挫之際搶進股市。法人觀察,內外資共襄盛舉台股行情是最大因素。六月台股ETF投資持續活躍,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到昨天為止,台股ETF的規模已來到一點九三兆元,直逼歷史高峰的一點九六兆元。由於接下來還有多家基金公司的產品準備上市及募集,法人預期規模將挑戰二兆元。和台股ETF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台股共同基金,五月台股基金資產規模萎縮,為去年十月以來首度縮水,顯示被動投資勝主動投資,更受投資人青睞。數據顯示,多數的新資金在五月湧入台股ETF,其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元大台灣五十一枝獨秀,在五月吸金占比達百分之五十八點八。元大高階主管表示,機構投資人可能著眼的是即將到來的配息旺季。
2.投保薪資超過 打工族嘆紓困領不到
勞動部昨開放打工族(部分工時受雇勞工)上網申請一萬元生活補貼,截至昨下午五時,共十三萬多人申請。但有不少人申請後發現資格不符,多因就業保險投保薪資超過兩萬三千一百元的門檻,感嘆受疫情衝擊卻「疫苗打不到,紓困領不到」,直說門檻不合情理。高雄一位申請失敗的打工族說,她投保金額超過,無法申請;有些像超商非正職員工,投保金額也都逾門檻,哀嘆自己是「紓困邊緣人」。勞動部勞動條件司長黃維琛說,該紓困是以基本工資投保級距來設定,基本工資以上的民眾,可使用其他紓困方案如「安心就業計畫」。他說,勞動部「張了很多網」,民眾如果不適用這張網,可用其他的網。有民眾則因雇主未幫打工族投保就業保險,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說,勞動部應補破網,讓未納保者提供工作事實資料佐證後可申領。
兩岸
1.南寧打造中國—東盟科技城
廣西南寧市科學技術局局長梁展表示,作為中國面向東盟(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南寧市將不斷整合優化科技創新資源,加快建設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打造中國—東盟科技城,全面提升城市創新發展實力和綜合競爭力。中新社報導,2021年第四屆中國.南寧海(境)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啟動會25日舉行,梁展在會上表示,南寧邀請海(境)外人才到南寧創新創業,通過「南寧渠道」打開東盟大市場。近年來,廣西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籌建中國—東盟科技城,建設面向東盟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與應用示範高地,目前已在東盟國家建立了中越邊境農業科技走廊等12個農業科技園區,並聯合有關科研院所等在9個東盟國家建立了20個聯合實驗室或創新中心。
2.廣東考生全校第一 家長送牛謝學校:下屆考生牛氣沖天
周五(25日),中國廣東省公布高考成績,茂名市高州市第一中學一名考生以654分,考取全校第一名。考生家長為感謝學校與老師,專門買了一隻牛送給學校,希望下屆考生可以「牛氣沖天」。據《廣州日報》報道,該考生家長得知兒子高考考了全校第一後,為了感謝學校的栽培和老師的付出,決定買一隻牛送給學校以表感謝。有網路上影片中顯示,一位身著正式的女子,手中牽著一隻頭戴紅花、身軀壯實且性情溫順的牛來到高州市第一中學。有不少學生見到後都主動上前撫摸並合影留念。據校方回應,在家長送牛之前學校是不知情的,看到牛之後學校也很意外,「謝謝家長對學校的認可,是一種正向的鼓勵。對還未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這頭牛不僅可以讓他們記起今年的全校第一,也教會他們懂得感恩。」校方還表示,牛還暫時放養在學校內,派了專人照顧餵食,正在商議如何安置,可能會將其送給學校對口的貧困戶。
全球
1.拜登下令 轟炸伊拉克、敘利亞邊境
美國國防部表示,美軍在拜登總統命令下,在當地時間廿八日凌晨一時左右空襲伊拉克與敘利亞邊境,目標是獲伊朗支持的「真主黨旅」和「薩義德烈士營」等民兵組織的軍事設施和軍火庫。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說,這些民兵組織先前從這些設施出動無人機,攻擊派駐伊拉克境內的美軍設施及美國人員。美軍空襲後,親伊朗的伊拉克民兵組織「人民動員」表示,空襲「造成一群英勇戰士殉難」,同時揚言報復,「我們會繼續捍衛我們深愛的國家,我們已做好回應和復仇的萬全準備」。當地人權監督組織「敘利亞人權瞭望」表示,至少有五名民兵死亡。美國為對抗激進組織伊斯蘭國,目前仍部署兩千五百名美軍在伊拉克境內。今年初至今,伊拉克境內美國相關設施已遭受超過四十次攻擊。
2.Delta變異株肆虐 七成澳人關在家
具高度傳染力的新冠病毒Delta變異株肆虐澳洲,導致雪梨封城,其他地區也重新實施防疫限制。澳洲總理莫里森已召開緊急防疫會議,考慮採取強制長照機構員工施打疫苗等追加防疫措施。路透報導,澳洲現在幾乎每個州和地區都爆出疫情,官員忙於應付,全國有約一千八百萬人或相當於七成人口,現在都處於某種形式的封鎖狀態或防疫限制措施中。雪梨已有一百廿八例感染Delta變異株病例,昆士蘭、西澳、北領地也都傳出病例,是幾個月來澳洲首次面臨疫情多點爆發狀況。澳洲財政部長佛萊登柏格表示:「隨著更具傳染力的Delta變異株到來,我們正進入疫情新階段。」澳洲去年三月對外關閉邊境以協助遏制疫情,僅允許澳洲公民返國,且強制入境者在防疫旅館隔離十四天。
3.熱浪襲加國 創46度紀錄
加拿大西部和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的「熱蓋現象」把氣溫推向新高,加拿大卑詩省高溫來到空前的攝氏四十六點一度,從加國北極地區一路到美國俄勒岡州無不發布高溫警示。根據加拿大環境部數據,卑詩省李頓(Lytton)廿七日下午記錄到攝氏四十六點一度,打破了一九三七年七月薩克其萬省的攝氏四十五度加國史上最高溫紀錄。加拿大環境部氣候學家菲力普斯說:「加拿大西部部分地區比杜拜還要熱。」法新社報導,卑詩省打破超過四十筆高溫紀錄,而高壓脊持續困住熱空氣,這一區接下來一周預料將持續看到破紀錄高溫。加拿大環境部已對卑詩省、亞伯達省整區以及薩克其萬省、育空和西北地區的部分地區發布警報,預測卅日前後高溫可能直逼四十度。這比正常高了約攝氏十至十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