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鹿門風景區 自然與人文的完美契合

鹿門小鎮鳥瞰圖。圖/鹿門風景區提供


襄陽台協會長王碧緣:項目總投資40億元 打造華中地區頂級旅遊度假目的地

襄陽地處漢江中游,山河俊俏,是漢江流域中心城市,也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更是流傳至今,鹿門風景區位於襄陽市東南15公里,居漢水東岸,大洪山餘脈,距國民黨抗日愛國將領張自忠殉國處20公里,兼顧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正所謂物華天寶之地.

襄陽台協會長王碧緣 打造頂級旅遊勝地

為科學開發鹿門山景區,襄陽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王碧緣於2009年2月與襄陽市襄州區政府簽訂了景區50年經營管理權合作協議,成立了台資背景的「湖北襄陽鹿門旅遊有限公司」,並親自擔任董事長,全身心投入鹿門山風景區的規劃、開發、建設與運營管理,目前王碧緣董事長也同時擔任襄陽市台資企業協會現任會長與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全國臺企聯)現任副會長。

「兩岸文化旅遊的融合、交流、發展為立足點」是鹿門景區的規劃開發理念,以襄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及鹿門山優越的生態資源為基礎,以發展森林康養、生態休閒、文化體驗為導向,透過「風景區+主題小鎮+度假區」三核驅動,打造成為集生態觀光、主題休閒、高端度假、文化體驗、養生養老、生態居住等功能於一體的華中地區頂級複合式旅遊度假目的地。

王碧緣會長表示,專案總投資40億元,內容涵蓋吃、住、行、遊、購、娛等諸多業態,並設立有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本項目宜商宜居,歡迎廣大旅客朋友們前來襄陽鹿門山風景旅遊區休閒度假旅遊。」

鹿門山獨特生態景致  天人合一 人文意境

鹿門景區面積高達4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森林面積20平方公里,自然景觀多達20餘處,鹿門山、香爐山、獅子山、李家大山五峰環繞,峰巒疊翠,五峰齊秀,其中鹿門山海拔349.5m,相對高差257.5m,遊客可多方位多角度欣賞近景遠景交錯下大河山川之美。

景區境內綠海婆娑、煙樹蔥蘢,呈現「春花、夏蔭、秋實、冬綠」的壯麗森林景觀,峰迴路轉、山奇石怪,溝壑縱橫、山泉潺潺,構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深受社會各界人士一致好評,景區也因此相繼被國家相關部門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省48家重點景區之一」和「AAA級景區」。

優美的自然風景是孕育人文景觀的「基石」,鹿門風景區的特色人文景觀鹿門寺始建於東漢建武(西元221)年,該寺西晉時曾改名萬壽宮,又名萬壽禪寺;漢末襄陽名士龐德公不受刺史劉表數次延請,攜其妻棲隱鹿門。後山東麓遂建有龐公祠。唐代孟浩然、皮日休也相繼在此隱居,山上有孟浩然歸隱處和皮日休書屋。因此,唐以後有「鹿門高士傲帝王」之說。

自東漢建寺以來,鹿門寺逐漸發展成為國內盛大的佛教勝地之一,唐宋最興盛時寺院內佛殿、僧案、齋堂等計500餘間,僧侶99名,名僧處貞、丹霞,宋法燈禪師皆在此主持,一代名相諸葛亮曾在此拜師求學;漢代高士龐德公,唐代大詩人孟浩然、皮日休皆隱居於此,膾炙人口、千古佳作的唐詩《春曉》就是出自孟浩然寫在鹿門山的名篇。

此外,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米芾、曾鞏等歷史文化名人曾在此駐足、流連。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進士曾鞏曾發出「不踏蘇嶺石,虛作襄陽行」的慨歎。

近年來,經過修復、重建、新建,一個以森林風景源為特色,融歷史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為一體,集觀光、遊覽、娛樂、休閒、度假、生態保護為一體的多功能城郊型森林公園展現於世。以鹿門寺院、孟浩然紀念館為主,配以組景碑林、望江亭、浩然亭、龐公制藥洞、拜師堂、天井、八角井、暴雨池等景點,形成以寺廟文化、詩文化遊覽為主的鹿門山生態文化長廊。

目前已建36個景點,形成「三區五線」遊覽格局,即:山門翠微景區、園林風光景區、鹿門名勝景區;以及山門系列遊覽線、九園園林風光遊覽線、佛殿至望江亭遊覽線、龐公系列遊覽線、浩然系列遊覽線。

鹿門山服務電話:0710-2976888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