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中山台協會長陳世岳帶領台商 承先啟後、永續發展

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陳世岳會長代表協會參加了主會場會議併發表演講。圖/中山台協提供


中山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於1993年成立,在這近三十個年頭,來此發展的台商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爲當地經濟、文化發展注入活水,帶來新氣象。在這廣袤的土地上,第一代台商披荊斬棘,打造了宏偉的事業版圖;同時,爲新世代台商樹立典範,攜手並進,即將接任中山台協會長的陳世岳,也將秉持著「承先啟後、永續發展」的核心理念,帶領中山台商再創輝煌。

一份匠心 赴陸發展創業

「一輩子都在這個行業做,說笨也是笨,說專注也是專注。」陳世岳回憶道,九零年代來到大陸打拚,代表當時公司來到中山建廠,直到1998年創業,成立中山金利寶膠粘製品有限公司,專注於製造研發膠粘製品,以技術的創新、卓越的品質、完善的服務開拓行業新天地。

膠粘製品以往被視為傳統產業,陳世岳認為「傳產都是有新花樣」,膠粘應用的領域非常廣,在高端精密光學材料、環保降解材料及汽車新材料等領域皆能運用,公司也投入大量心力於研發產品,「這是一種質的改變,從一個簡單的產品,隨著現代的需求,它的變化就會愈發精細。」

在繁忙的現代社會,一生只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情操難能可貴,而這樣的「匠心」,也能在陳世岳身上體現,有著「愛拼才會贏」的毅力,在這近三十年腳踏實地、手作實業,憑著一顆匠心,在中山一步一腳印,帶領金利寶在業界佔有一席之地。

見證中山 三十年的進步

1988年第一家台資企業在中山設立以來,32年來,全市已累計引進台資企業1271家,有近400家台資企業加入協會。中山台協在九零年代初期,從創會會長到現任會長,對台商貢獻良多,陳世岳表示,27年看整個協會的發展,發展相當順利,為台商解決了許多困難。

陳世岳在台協至今,先後擔任過副會長、副秘書長等職責,在兩岸交流、維護台商權益等工作不遺餘力,他表示這段期間見證了中國大陸30年的改革開放與發展,台商也為當地經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時代的變動,這幾年在人工工資、勞社保、中美貿易等問題,台商在這段經營相對辛苦,有些人告老還鄉,或轉移事業陣地,但大部分台商仍選擇留在中山。

他認為在大陸經商「變則通」,每個留下來的台商都有自己的經營方法,大陸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擁有眾多人口,與台灣在語言、文化相通,是台商發展的樂土,「我認為不應該放棄,建議台商持續往『內需』市場努力。」

帶領台協 做好傳承交流

「承先啟後、永續發展」這是陳世岳接任會長後的核心理念,他希望能夠為台商多做一些貢獻,用一己之力結合協會的理監事、幹部,想方設法給台商朋友創造更好的環境。

他認為,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台商無論來了多久,事業慢慢發展後,年華總會老去,現在能看到很多台商二代,台青來此發展,應該把經驗傳承下去,培養新的一代,這樣台商才能愈來愈好。

「我們這一代台灣環境相當辛苦,第二代教育都非常好,但欠缺經驗跟歷練。」陳世岳表示上任之後,會特別關注青年會,讓年輕人多辦一些活動,或者到優秀的企業參訪,將經營經驗融會貫通運用在自身,當很多成功案例出來後,會讓更多年輕人會想過來大陸發展。

隨著大陸相關法令愈來愈成熟,陳世岳呼籲台商要尊章守法,同時台協會盡量幫台商爭取福利,他發現當地政府有許多鼓勵的政策或項目,但許多台商在這一塊並不熟悉,像是汰舊換新、改革升級等,當地都有相對的福利或補助,未來也會在這一塊成立專門的委員會,為台商介紹、了解當地的政策。

他認為,台灣對於企業是採用比較開放的形式,而大陸則是比較明確的方向,台協將會補強在這一塊的指引,讓台商了解方向是什麼,會比較順風順水,「我上任之後想把這些工作做得更細更緊密一點,呼籲所有台商都要合規合法。」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山位於大灣區的核心地帶,具有區位優勢,資源眾多,能為台商帶來無限商機。陳世岳希望台商能夠更團結,團結所有台商的力量之後,中山台協能成為強而有力的後盾,希望中山台商抓住大灣區的機會,壯實自身公司的實力,在未來能夠為自己、協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我真的很期待,第一代奮鬥二、三十年的成果,能夠在未來發展得更好,不會白費之前的努力,沒有傳承、沒有進步會慢慢淹沒,是我最不願看到的。」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