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氣候峰會落幕 歐盟讓步油國勝利

聯合國氣候峰會歷經徹夜磋商後,昨天終於舉行閉幕會,COP30峰會主席柯利亞宣讀最終文本。特派記者潘俊宏/巴西攝影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卅次會議(COP30)延會談判,在巴西時間廿二日展開全體大會,一九四個締約國通過最終協定,呼籲努力在十年內,將氣候調適融資增至現在的三倍,刪除了任何關於「化石燃料」的字眼,堪稱是一個「妥協下的氣候協定」,凸顯全球減碳行動仍是牛步前進。

在溫室氣體排放第二高國家美國缺席的情況下,本屆峰會在巴西環境部長席瓦致詞,各國代表起立鼓掌後落幕。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各國談判代表露出如釋重負表情,互相擁抱慶祝,大會主席柯利亞離開會場時對記者表示:「非常開心!現在好想睡個覺!」

會議發生小插曲,哥倫比亞談判代表梅吉亞,對協定的減排計畫表達「反對」,要求文本納入「轉型脫離化石燃料,讓攝氏一點五度控制升溫目標維持可行」,這迫使主席宣布會議暫停一小時,私下協商成功後才重開。

峰會加班談判十二小時,歐盟之前力推的「脫離化石燃料路線圖」未能寫入協定,中東等產油國取得暫時勝利,歐盟讓步妥協。歐盟氣候、淨零和潔淨成長執委霍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受訪時表達失望,「我們希望做得更多,(減碳)更有企圖心,但這個世界和締約方會議就是如此運作」。

前年杜拜峰會協定寫入「轉型脫離化石燃料」,今年峰會一度將「脫離化石燃料路線圖」寫入文本,但最後遭刪除,在此議題上不進反退。

雖然化石燃料未寫入文本,主席柯利亞公開在閉幕會議提出兩種「路線圖」:一是減少森林砍伐,二是公正有序地脫離化石燃料,引起談判代表鼓掌叫好。巴西也支持這項聯合國體系外的倡議,將與九十國建立化石燃料退場計畫。

針對「氣候調適融資」,協定呼籲在二○三五年前增加到當前水準的三倍,也就是增至每年一千兩百億美元(三點七兆台幣)。此外,締約國決定發起「全球實踐加速器」和「貝倫達成一點五度任務」,以加強國家自訂貢獻的減碳行動,以達成巴黎協定控制升溫低於攝氏一點五度的目標。

這次也通過「全球調適目標」,列出關於氣候調適五十九項指標,提供各國作為調適行動的指引,但非強制性質。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分析,協定文字成功地整合了氣候行動的兩個核心支柱:減緩和調適,將過去長期被低估的調適行動和削減排放重新連結,關注氣候韌性的發展路徑是未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