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陸首條大容量全固態電池產線建成 預計2027年逐步量產

圖/取自央視新聞

 

據報大陸已建成首條大容量全固態電池產線,目前正在小量測試生產,產線由廣汽集團建成,計劃2026年可以進行小批量的裝車實驗,2027年到2030年逐步地進行批量生產,顯示全固態電池面世腳步越來越近。

 

央視報導,廣汽集團產線已在行業內率先具備了60安時以上車規級全固態電池的批量量產條件。廣汽集團平台技術研究院新能源動力研發負責人祁宏鐘表示,現在開發的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比現有的電池能量密度高了接近一倍,500公里以上續航的車使用後將達到1,000公里以上的續航。

 

全固態電池的發展備受電池業界關注,因為和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全固態電池最大的優勢在於裡面沒有任何液體,而是全固態物質,可讓未來的新能源汽車跑得更遠,更加安全。傳統的濕法工藝,面容量不到5個毫安時每平方釐公尺,現在最高可以做到7.7毫安時每平方釐公尺。

 

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此前在2025第23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上透露,廣汽全固態電池中試產線已經建成試產,向小批量裝車搭載的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廣汽集團8日在互動平台回答投資者問題時稱,已初步打通全固態電池全流程製造工藝,預計2026年搭載於昊鉑車型。

 

大陸電池巨頭寧德時代18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回覆提問稱,公司在全固態電池上持續堅定投入,技術處於行業領先水平,2027年有望實現小批量生產。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12日在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說,寧德時代在全固態電池的研究和產業化進度處於全球前列,為寧德時代在年內第三次公開確認其全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且該公司在接受機構調研時稱,公司的全固態電池研發項目目前處於4分的水平,目標是到2027年達到7-8分的水平,實現小批量生產。

 

隨著全固態電池研發持續推進,大陸多個機構也做出前景預測:財信證券研報稱,預計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將達到614.1GWh,市場規模將超過人民幣2,500億元。西部證券認為,2026年行業將迎來中試線落地的高峰期,2027年有望開啟小規模裝車的商業化進程,最終在2030年前實現百GWh級市場規模。

 

然而,雖然市場持續炒熱固態電池議題,產業一線的聲音卻異常冷靜,華夏時報引述多位動力電池企業和車企高管表示,全固態電池真正實現規模化裝車最早也要到2030年以後。在這之前,行業技術主戰場仍是半固態的商業化落地與液態電池的持續優化。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