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鐘惠玲/攝影
晶片大廠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宣布,代號為「Panther Lake」的新一代處理器已成功開發,預計今年稍晚開始出貨。Panther Lake是英特爾首款採用18A製程的產品,不僅是英特爾製程技術一項重大里程碑,也為美國二奈米製程順利量產,揭開新的里程碑。但專家認為,即便如此,美方要求台積電加大赴美投資的壓力,也不會因此止歇。
英特爾規畫,Panther Lake今年量產,第一款產品預計年底前出貨,並於二○二六年一月進入市場。
陳立武同時預告,首款採用18A製程的伺服器處理器Xeon 6+(代號Clearwater Forest),將於二○二六年上半年推出。Panther Lake、Clearwater Forest及多代採用Intel 18A的產品,都在亞利桑那州最先進的Fab 52晶圓廠進行生產。這象徵英特爾在強化美國技術和製造領導地位,並打造具韌性的半導體供應鏈。
陳立武說,「我們正邁入一個令人興奮的運算新時代,這得益於半導體技術的重大躍進,它將深遠影響未來數十年的發展。」他強調,英特爾新一代運算平台(指Panther Lake及Clearwater Forest),結合領先的製程技術、製造和先進封裝能力,將成為推動公司創新的關鍵引擎,助力打造嶄新的英特爾。
面對全球半導體區域重組,半導體專家分析,這是美國半導體重新崛起重要一環,美國在半導體先進製程自主性大幅提升,但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先進製程加速赴美、且比重提升的壓力,並不會因而減輕。
由於台積電也規畫在亞利桑那州第三廠及第四廠導入一點六奈米,不排除進一步推進微縮到一點二奈米,預料量產後將使亞利桑那州成為美國半導體產業最先進製程的生產重鎮。
英特爾18A製程在美國率先量產後,可稍微化解美國擔心有百分之九十五先進製程晶片集中在台灣生產的疑慮,不過,半導體專家直指,英特爾18A製程良率仍有待觀察,英特爾要拿來和台積電競爭昂貴人工智慧(AI)晶片訂單,短期恐怕還難見成效。
專家認為,美國要求關鍵AI晶片在美製造,還是得靠台積電加速赴美建廠才能實現,稍早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拋出要求台灣晶片應五五分,等於要台積電將一半產能移往美國,即使英特爾18A製程即將生產自家的CPU(中央處理器)及伺服器晶片,但是,美方要求台積電加大赴美投資的壓力,並不會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