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右二)昨二度到花蓮縣光復鄉勘災。他本周五將赴立院報告韌性特別預算案。記者葉信菉/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本周五將赴立法院報告韌性特別預算案,立法院預算中心示警,近年公共債務增加來自特別預算,2001至2026年度特別預算舉債達三點四兆元,財源多屬公債、賒借收入,恐加重後代債務。政院回應,這是為因應疫情、天災等,且實際執行也有減少或不舉債的情形。
卓內閣上路一年來,先後提出因應關稅的五五○○億元「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韌性特別預算案」、協助災後重建的六百億元「政府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預算案」等,特別預算規模將破兆元,創歷次特別預算規模最高紀錄,除了韌性特別預算,其餘多舉債支應。
預算中心提到,近年債務實際數持續上升,截至今年八月底,政府一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為五兆八三七九元,平均每人負擔債務廿五點六萬元,在不增加債務前提下,按2026年度債務還本一二六五億元計算,需逾四十六年才能清償,應研謀改進。
政院人士回應,近年所編列的舉債預算,是因應疫情、天災或重要基礎建設及提升安全,有其必要性,且相關特別條例及特別預算都經立法院三讀通過;近年因稅課收入增加,因此雖然有編列舉借預算,但在實際執行時,也有減少或不舉借債務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