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6日昆山市道教協會公益慈善部成立。圖/讀者提供
由於昆山自創辦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來,一批批台商在昆山投資、生活。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進駐台企有4600多家,台商近10多萬人,帶來了資金、技術和資訊,也帶來了台灣的宗教信仰。昆山市道教協會成立於2000年8月,薄建華道長於2016年經由理事會選舉出任現任會長。近年來,協會以「教緣」為基礎,充分發揮道教「同根、同祖、同源」優勢,以道教信仰、公益慈善、精神家園等內容,推展道教文化在當地的發展。
昆山市道教協會副秘書長歸瀟峰表示,台灣在宗教方面大多信仰太上老君、玄天上帝等,這些信仰多屬道教神靈體系。同樣的,在昆台商也大多信奉這些道教神明,協會首先通過舉辦12場道教知識系列講座,使台商全面而直接地瞭解道教。其次,以正月初九「天公生」等廟會宗教活動,邀請台商參與,實地感受道教活動,有效引導信眾樹立純正信仰。
協會自2011年開始與在昆台商緊密聯繫,積極引導信眾開展公益活動,先後成立道友團和愛心社,並定期舉辦春、秋季太極拳公益班等,透過道教的太極拳進一步促進了昆台信眾友誼,加強了兩岸民間交流。
「寒冬送暖」慈善活動是道協聯繫台商的重要工作之一,先後在白塔龍王廟、貴州銅仁市等地舉辦了七次寒冬送暖活動,為當地貧困家庭捐贈生活物資和救助款,歸瀟峰表示累計金額已達100多萬元,受益人數700餘名。尤其是近兩年,針對貴州銅仁的大坪民族小學實施精准扶貧,解決了學校軟、硬體建設,完成了貧困生一對一助學,捐贈金額達60萬元,該協會並計畫在今年7月,邀請該校少數民族貧困生來昆山參加夏令營,安排與台商捐助者見面,進而提高學生閱歷。
歸瀟峰回憶當初捐贈鋼琴給大坪民族小學時,老師們大喊:「我們終於有鋼琴上音樂課了!」老師以開心、激動的心情表示,以前上音樂課只能讓學生用嘴巴哼哼唱唱而已;另外,當他們發蘋果給學生時,發現有學生只咬了一口就把蘋果塞進口袋裡,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是要把蘋果帶回家給爺爺吃,在這裡學生大多屬於「留守兒童」,讓他深刻體會到「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因此,昆山道協將計畫在今年結合更多台商力量,以甘肅缺乏乾淨飲水的地區為下一個目標,協助當地解決學生淨水及飲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