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新南向地區分支機構獲利衰退,表現不如預期。圖為泰國街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管會昨天公布,去年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稅前獲利新台幣六一八點九億元,最賺錢的是香港分行及子行,總計獲利三三三點二億元。儘管兩岸關係凍結,國銀大陸分支機構去年獲利仍較前年成長,居獲利前三名,但新南向地區分支機構獲利卻衰退,表現不如預期。
為降低台灣對中國大陸的經貿依賴,蔡英文總統力推新南向政策,作為扭轉台商西進的旗艦計畫,國銀也紛紛響應政府號召前進新南向國家設立據點,包括東協十國、南亞六國及紐澳等十八國。
實際比較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獲利表現,大陸分支機構去年獲利六○點四億元,在新南向十八國總計僅獲利六七點六億元,年減逾二成,其中東協十國獲利更是連兩年衰退,年減百分之廿七。
銀行局官員表示,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獲利增加,主要是因利息收入增加、提列呆帳減少,且國銀陸續增加海外布局,也帶動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獲利成長。
至於國銀在東協十國的分支機構獲利連兩年衰退,銀行局官員解釋,主因是去年新加坡凱發集團聲請重整,影響八家往來的國銀必須增提呆帳,影響獲利,統計國銀新加坡分行去年虧損一點五億元。
銀行局官員表示,東協市場發展多元且快速,有人口紅利且經濟快速成長基期,仍具潛力,只是各國步調不一致,且受個案影響獲利。
例如柬埔寨市場因經濟狀況轉好且國銀據點增加,前年國銀柬埔寨分、子行獲利僅八點五億元,去年大賺廿點六億元,年成長一點四倍,獲利排名躍升至第六,是國銀海外分支機構中成長幅度最大的。
統計去年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總獲利六一八點九億元,獲利前五名的國家或地區分別是香港、美國、大陸、日本及越南;依洲別來看,獲利最高的是亞洲地區獲利五○七點五億元;新南向十八國合計獲利六十七點六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