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鑿井抽水解旱 雲彰地層下陷恐加劇│聯合報台商版0411曬新聞

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

1. 鑿井抽水解旱 雲彰地層下陷恐加劇

台灣遭遇大旱,地下水抽取量大增,近年好不容易控制住的西南沿海地層下陷情況恐加劇,特別是高鐵沿線下陷嚴重的雲林、彰化,引發各界關切。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水資源環境組監控資料顯示,旱象以來,雲林縣部分地層下陷區相較前一年的下陷量已超過一倍,高鐵行車安全成焦點。

 

2. 乾旱鑿井!雲、彰25萬口井 合法的不到5%

台灣違法地下井眾多,光雲林、彰化兩地,因為沒有水庫可以供灌農田,自古以來就是挖井種田,數量可達廿五萬口井,合法井不到百分之五;嘉義合法水井有三千口,非法卻有三萬口,台南情況也差不多,合法四百七十九口井,非法卻有兩萬三千口。成大水工所水資源環境組指出,依法鑿井必須由合法的鑿井商向縣市政府提出鑿井申請,獲准後才能開挖,完工後再申請水權,但水利署納管的鑿井商不到兩百家,很多都是非法業者,而合法的鑿井過程中,必須蒐集剖面分析等資料,再申請水權,但實際上申請的少之又少。

 

3. 檢討台鐵沉痾 立院四箭齊發

台鐵再發生重大事故,長期營運效率與管理不彰被認為是根本原因。立院四委員會本周安排二場公聽會、二個專案報告、一場考察,要從工地管理、災害處理與內部吹哨者保護機制等,全面檢討事故原因與台鐵現況。對黨籍委員會召委本周重點檢討台鐵體質,立法院國民黨團人士說,黨團並未特別要求,台鐵事故是當前國人關心的事,還有很多爭議待釐清,重點監督合情合理。

 

4. 受疫情影響 馬來西亞、泰國境外生人數減少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2020年馬來西亞來台學生總人數,較前年度減少1777人,泰國則減少1198人。教育部解釋,主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若統計僑外「學位生」,人數則較去年略增馬來西亞是台灣境外生的大宗來源之一,教育部表示,未來會持續拓展與馬來西亞各大學的合作關係,加強到馬國不同地區宣導台灣的高等教育,希望能鼓勵更多學生來台就學。為例,去年3月起就實施嚴格的行動管制令,導致學生海外留學的意願降低許多。

 

5. 帛琉旅遊泡泡費用降 華航機票價格少5千元

華航今天說,為促進台灣帛琉旅遊泡泡,除已調降機票價格5000元外,也將取消收取旅行社訂位作業金。帛琉旅遊相關管制預計將鬆綁,業者表示,21日的訂位已看到市場明顯需求。華航說,為推廣台帛旅遊泡泡,除已主動調將機票價格從約新台幣25000元降為2萬元外,後續也會取消收取旅行社訂位作業金,希望協助旅行社加強銷售,共同促進台帛旅遊泡泡的發展。


產經

1. 人口拉警報 連三月負成長

人口成長持續亮紅燈,內政部公布最新人口統計,今年第1季出生人數共34,917人,年減13.6%;首季死亡人數合計47,626人,年增1.4%。死亡人數較出生多12,709人,今年人口自然成長已連續三個月呈現「生不如死」現象,人口成長不容樂觀。為了催生,行政院已宣布加碼相關津貼,今年8月起育兒津貼增加1,000元至每月3,500元,明年8月起更增至5,000元;托育補助則自今年8月起增加至每月7,000元,明年8月起增加至8,500元。

 

2. 白宮半導體峰會 台積電將參加

美國白宮九日表示,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國家經濟會議主席狄斯,與商務部長雷蒙多將在十二日邀請十九家全球半導體相關產業的執行長,參加視訊峰會討論半導體與供應鏈韌性,包括台積電。台積電昨天證實,將參加視訊峰會,至於是否由總裁魏哲家代表與會,台積電未透露。


兩岸

1. 重慶鋼鐵Q1獲利估增259

繼中遠海控第1季淨利暴增52倍之後,重慶鋼鐵發布第1季獲利預增259倍,達去年全年1.7倍。此外,兩家「中字頭」企業首季獲利也十分亮眼,中國鋁業預增30倍,中鋼國際預增13倍。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重慶鋼鐵8日晚間發布,預計第1季淨利將較去年同期增加約人民幣10.8億元(約新台幣47.5億元),年增259倍,是年內發布第1季獲利預告個股中,獲利年增最多的公司。

 

2. 小米員工假裝摔倒 雷軍:跑比我快都會被開除

小米11周年慶6日舉行米粉節,董事長雷軍更是親自上陣,,帶領員工在小米科技園跑步。眼看進入最後衝刺,領先雷軍的員工假裝摔倒,雷軍跳起來衝線、達陣。隨後,雷軍在自己微博開玩笑稱,「凡是跑步超過我的,已經全部……」據瞭解,在小米創立之初,集團的職級體系只有3級,雷軍刻意淡化了級別的高低,意圖創造互聯網模式下的平等體系。但隨著規模擴大,小米2019年建立了從低到高共22級。網友評論,雷軍發現沒有等級根本不好指揮,只好向傳統管理體系靠攏,改組織,設KPI,建職級,搞IPD等,小米已向傳統企業靠攏。


國際

1. 拚經濟 拜登提1.5兆美元預算

美國總統拜登向國會提出1.52兆美元的2022年度預算提案,建議大幅提高聯邦政府支出,尤其要求擴大編列教育、醫療照護、研究與再生能源預算,傾力對抗氣候變遷、種族不平等、疾病等迫切問題。白宮9日公布這項初步計畫,啟動為期數月的程序,期間國會議員在擬定支出法案時仍可能大幅修改預算配置優先順序。但白宮提案顯示,拜登試圖讓聯邦政府在提供醫療照護、教育等公共服務方面,扛起更大責任。

 

2. 報導菲立普親王逝世新聞 英八卦報破天荒印了114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夫婿菲立普親王9日辭世,英國媒體皆大篇報導,10日出刊的每日郵報更印製了114頁,是該報有史以來之最。每日郵報指出,這份報紙詳細報導菲立普的生平與軍旅生涯,包括二戰期間在前線的表現。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