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信菉/攝影
台灣
1. 獨家專訪陳時中 邊境管制擬兩階鬆綁
疫情爆發後,兩岸往來幾乎停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正著手討論放寬邊境管制,施打疫苗為必要條件之一;為避免外界批評「政治干預防疫」,擬承認大陸疫苗,台商如提出科興疫苗等接種證明,就可減少居家檢疫天數,從目前十四天減為七天,但出關前需檢驗中和抗體濃度,達到標準便能結束檢疫。
避免泛政治化「有打過就好」
打哪些廠牌疫苗可作為證明、申請文件?陳時中說,如果從科學實證資料來看,應以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疫苗為主,但如此一來,大陸疫苗就不在資格名單。陳時中說,在面對這類問題時,台灣很容易泛政治化,他不想捲入無謂的辯論,因此傾向「不管哪裡的,有打過疫苗就好」,目前仍在內部專家討論階段。他直言,不樂見因政治判斷介入,耗費過多心力,因此將謹慎把關,避免發生假疫苗闖關事件,為此,將設置驗證關卡,居家檢疫七天後需接受檢驗,核酸檢驗陰性及中和抗體濃度足夠,才可出關;抗體不足者,則回歸十四天居家檢疫。
二階前提 疫苗覆蓋率逾六成
至於第二階段,則是所有入境者均免檢疫,但前提為台灣疫苗覆蓋率逾六成。屆時才會做出具體決議。陳時中解釋,當民眾新冠疫苗接種人數夠多,即使境外感染者入境後成為漏網之魚、走入社區,但社會對病毒抵抗力已變強,此時「漏接」容忍度可以高一點。陳時中說,四月一日啟程的帛琉旅遊泡泡是開邊境試金石,透過旅遊泡泡摸索,進而建立出關、登機到下飛機一套資訊化系統,避免紙本造冊來不及消化龐大的出入境人數。
2. 金廈防疫泡泡 兩周只開1班船
台帛旅遊泡泡宣布後,海峽一水之隔的金廈,另一顆泡泡也在孵化中,金門縣長楊鎮浯日前拜會陸委會提出「金廈防疫泡泡」,方案已在政策審視中,最後仍待衛福部長陳時中決定。本報獨家掌握金門縣政府提出的方案,目標是重啟金廈小三通航班,但每兩周只開一班船,旅客上限七十七人,自廈抵金仍須十四天隔離。
3. 高雄4月轉橙燈 全日減壓供水
水情嚴峻,繼台中、北彰化及苗栗地區下月六日起實施分區輪流供水後,高雄下月一日起,水情燈號轉為橙燈,將實施全日減壓供水,游泳池、洗車及三溫暖等,以及每月用水逾一千度的非工業用水戶要節水百分之十,工業用水戶則須節水百分之七,否則會被優先鉛封,但醫療業者不在節水之列。
4. 鼓勵省水、發展節水科技 郝龍斌:水價應適度調升
台灣發生56年來大旱,台北市前市長、環保署前署長郝龍斌上午呼籲,水價應該在不傷害大多數民眾權益下適度調升,讓全民一起省水,把水當資源來用,真正能達成節水目的;用量大的付的錢多,也讓他們能夠朝再生水資源發展。郝龍斌建議,目前一度水成本約11元,未來每月用水度數超過200度用戶,水費應比照再生水成本超過20元;超過1000度,就比照海水淡化成本每度34元,鼓勵節水,也促進再生水與海水淡化等水資源開發。
產經
1. 上半年電價連6凍 刷新紀錄
今年上半年電價持續凍漲,經濟部昨召開今年首次電價費率審議會,考量以電價穩定考量為優先,決議不調整電價,維持平均電價每度二點六二五三元,刷新二○一五年電價公式上路以來,最長的「連六凍」紀錄。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會後表示,雖然近期國際油價價格變動劇烈,但影響仍須持續觀察,且台電建議漲幅並不顯著;下半年審議會將再檢視燃料成本進行檢討,屆時將一併考慮發電結構轉變對電價影響。
2. 仁寶強攻車電 拚年年績增40%
資訊業者將電動車視為下一階段必爭市場。仁寶總經理翁宗斌昨(26)日表示,車電產品力拚未來五到十年,每年成長四成,並評估赴美設廠,服務包括賓士與BMW等歐洲與美國的汽車大廠客戶,今年資本支出約70到75億元,與去年相當。
兩岸
1. 中概股再閃崩 知識付費第一股「知乎」上市首日就破發
美股收盤全線上漲下,中概股ADR美東時間26日再閃崩,東方財富網報導,統計顯示,市值超5億美元的中概股中,合計有16家公司近20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下跌超20%,而首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中國最大的問答式線上社區「知乎」,上市首日股價就破發遭血洗。報導指出,「知乎」上市首日以每股 9.50 美元的價格掛牌出售,開盤即破發,報8.05美元,較9.5美元的發行價下跌15.3%,,而盤中跌幅一度超25%。最後收跌8.44美元,跌幅超11%。
2. 椰樹牌招聘「有車有房有高薪、帥哥美女追」引發熱嘲
大陸網民吐槽廣告和包裝設計很「汙」、很「黃」、很「暴力」的「椰樹牌」椰汁,近日發布新的招聘啟事,指集團培養正副總經理的學校招生,入學就「有車、有房、有高薪、且有帥哥美女追」,再度引發熱嘲。報導也再掀椰樹集團舊帳,指去〈2020〉年8月椰樹集團招聘,因要求顧事業不顧家,承諾終身服務,並以房產作抵押,無房產者不符合招聘等要求,曾引發過巨大爭議。
國際
1. 小挖土機獲神救援!長賜號船頭清淤工作告一段落
長榮超大型貨櫃輪「長賜號」(Ever Given)擱淺在蘇伊士運河邁入第4天,目前船頭的清淤工作已經告一段落,正試圖利用拖船移動貨輪。這艘貨輪長400公尺、寬59公尺、重約20萬噸級,根據荷蘭公司「Boskalis」說法,此次事故恐要耗費數天至數周時間才能完全排除,下周一晚間和下周二晚間到周三早上有一波漲潮期,會利用這個時間點,試圖讓貨輪重新浮動。
2. 氣!他辭職被老闆欠薪 投訴後收到「9萬個1美分硬幣」
美國喬治亞州一名男子抱怨,在催促完前雇主付清積欠他的915美元工資後,他在家中車道發現約9萬個1美分硬幣(100美分相當於1美元),且硬幣上頭裹著一層厚厚的油脂,讓他相當傻眼。該名男子弗拉滕(Andreas Flaten)表示,他原先在喬州桃樹市的A OK Walker Autoworks汽車維修廠工作,去年11月主動向老闆提出離職,但遲遲未收到915美元(約新台幣2.6萬元)的薪水,於是決定向當地勞工局尋求協助。弗拉滕的老闆沃克(Miles Walker)表示,自己也忘了是否丟一堆硬幣在弗拉滕家,「我真的不記得了。這不重要,但他得到報酬了,這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