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海峽兩岸文化教育協會會長何一凡主講「菁英魔術科學」課程。 圖/協會提供
近年來,科學教育受到重視,在學科編制日漸豐富且多元。深圳市坪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為提高科技輔導老師的指導水平和學生的教育及競賽水平,於18日舉辦「雲教授AI編程」和「菁英魔術科學」培訓,由中華海峽兩岸文化教育協會會長何一凡和黃坤銘老師主講。
培訓中,何一凡展現了菁英魔術科學其中一課的內容,為教師們上了一場生動有趣的公開課。除了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外,更重要的是體驗到分享、交流的喜悅,將社交情感能力內化。
菁英魔術科學專注在小學一到六年級的科學課程,將傳統科普學習轉化為新奇有趣的魔術科學,不僅教會學生魔術的技巧,同時也教會學生魔術中蘊含的科學原理,用好玩的魔術來教學生科學知識,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知識。
在雲教授AI編程環節,主講黃坤銘老師就雲教授AI編程的軟件和操作方式、軟件硬件的結合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老師們仔細地聆聽並跟著步驟動手操作體驗,與黃坤銘老師共同完成了智慧光感燈以及正齒輪轉動實驗。
雲教授AI編程是五年教學經驗累積的、能普及的編程課程,以開源的硬件設備與雲教授編程軟件結合,可以使用平板電腦遠程操控更改程式且可以接收遠端信息,符合未來社會发展。
培訓結束後,與老師們一同分享雲教授AI編程的另一個作品——尋線車。
希望通過此次培訓,能夠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同學校老師攜手,共同推進“教育+互聯網”发展,積極探索基於互聯網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