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嚴峻,嘉義大埔情人公園附近的庫區已乾涸龜裂,近年來罕見。記者劉學聖/攝影
台灣
1.農田水利署請託鎮瀾宮祈雨 顏清標:老實說沒把握
水情拉警報,去年十月由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官署的農田水利署主動請託大甲鎮瀾宮,明天將合辦祈雨法會,向有「雨水媽」之稱的大甲媽祖祈求天降甘霖。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說,這是他任內第一次祈雨,老實說沒把握會不會下雨。祈雨者必須茹素、穿白衣,盼感動老天降雨,前天開放報名到昨天下午,已有兩千多人要參加祈雨儀式。顏清標說,缺水關係到農民生計,「沒雨水,農民會活不下去」,他一直有在媽祖婆面前祈求,沒想到這次農水署會主動找上門;他坦言任內沒有祈雨的經驗,「老實說,第一次求不知道會不會下雨?」但農民有需要,鎮瀾宮就會出手幫忙。祈雨有沒有效?顏清標說,坦白說信者恆信,他認為科技社會,大家不見得相信祈雨,但有拜有保庇,就是誠心求平安。
2.用水管理失靈…蘇煥智:農水署做了什麼
對於官員祈雨,前台南縣長蘇煥智表示,在科技時代,祈雨對管理水資源的單位來說,是最不好的示範;以這次乾旱為例,政府直接要求停灌,把水留給工業用水,政府卻從未要求工業用水大戶要負回收水再利用的責任,特別是剛改制的農水署長,更要摸著自己良心自問,為治理灌溉用水和農民用水權益做了什麼?今年遭逢五十六年以來的最大乾旱缺水,境內一期稻作,就停灌休耕七萬多公頃,農政機關強調,就算全部用水都給農業也不夠。蘇煥智說,當初水利會改制,把農民的水權拿走了,如今每次缺水就砸錢休耕,補貼的並非農民,全民補貼的是工業財團。
3.不怕運費貴 台灣2噸鳳梨銷澳洲
鳳梨禁令事件持續延燒,農政單位宣傳去年台灣生鮮鳳梨成功外銷澳洲,卻被踢爆因疫情影響,僅外銷五十六公斤鳳梨乾,如今農政單位祭出高額空運費,全力拚澳洲市場,每公斤補貼一○五元。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前會長林見松昨證實,有兩公噸台灣生鮮鳳梨輸往澳洲,一公噸去墨爾本,一公噸去布里斯本。林見松表示,世界台灣商會號召台商買鳳梨,但很多地區無法出口到台灣僑民的僑居地,只有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幾個國家可以,澳洲是去年三月同意台灣生鮮鳳梨輸入,總算會有兩公噸到澳洲,若順利的話,不久的將來也會有三到五公噸到澳洲,為台灣開拓新的鳳梨市場。台灣之前外銷到大陸的鳳梨每年約四萬多公噸。
4.溝通藻礁公投 陳吉仲下周將會環團
藻礁公投連署量前晚突破五十萬大關,公投領銜人潘忠政重申,政府應立刻舉辦聽證會,將所有資訊公告周知,還人民真相。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呼籲連署民眾,周末一起穿上粉紅色的衣服,展現「粉紅風暴」守護藻礁的初心,也提醒大家八月廿八日公投日,一定要站出來參與投票。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昨在臉書表示,下周先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內的人士會面,「雙方坐下來溝通,至少政府上周喊了一星期,現在總算有誠意要溝通。」
產經
1.政院未討論勞保改革 蘇揆重申不會倒
勞保破產時間緊迫,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前天表示,正蒐集專家學者、勞工團體意見,檢討要如何納入改革條文。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卻表示,目前沒有做這方面討論。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批評,蘇似乎事不關己的態度,繼續擺爛,對勞工朋友退休金,毫不關心。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解釋,勞保年金改革仍在與部會討論階段,還沒有到行政院最後決策層次,蘇貞昌也尚未聽取報告。勞保改革社會矚目,行政院一定要讓部會把政策討論、擬定成熟,也會讓各界意見都有表達機會,相關改革由林萬億負責協調督導。立委林德福昨質詢,現在勞保繳的人少、領的人多,年輕人擔心今天繳了,還沒退休就倒了。蘇貞昌打包票回應,「不會啦,不會倒啦」,重申政府不倒,勞保不會倒。
2.台灣經濟 兩外銀按讚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力道,兩家外銀都按讚。星展銀行與澳盛銀行都估台灣今年GDP年增率有4.2%與4.4%,呈現罕見的「4字頭」;澳盛銀最新報告更是用「台灣日趨強大」作為標題,認可台灣今年的經濟表現。星展銀並保留上修空間,認為台灣電子業趨勢持續看俏,有助於推升出口與民間投資成長,不過仍要觀察疫苗進長,以及邊境管制在內的防疫措施將可會持續一段時間,預計民間消費恢復正常水平必須等到下半年。澳盛銀最新報告指出,基於出口需求強勁,以及境內消費復甦,上調台灣今年GDP表現,從去年的3.8%增至今年的4.4%。澳盛銀報告指出,經濟活動已經有意義地恢復,加上半導體產能擴張、5G基礎設施推出等,都可支持投資活動,台灣經濟復甦將會是平衡復甦。
兩岸
1.大陸減稅降費 不會急煞車
大陸財政部長劉昆昨(5)日在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表示,將繼續實施制度性減稅降費政策,階段性減稅降費適時退出。劉昆指出,減稅降費是穩企業、保就業,促進支持市場主體紓困和發展的重要舉措。據統計,「十三五」時期,累計減稅降費規模超過人民幣7.6兆元。劉昆表示,今年財政政策保持基本穩定,不急轉彎。制度性的減稅降費政策將繼續實施,小微企業稅費優惠強化。稅收占大陸GDP總值的比率持續下降,目前保持在15.2%。
2.大陸「菠蘿之鄉」廣東徐聞 鳳梨價飆30年新高
中國大陸3月1日起暫停台灣鳳梨進口後,據廣州日報報導,被譽為「中國菠蘿之鄉」的廣東徐聞縣的鳳梨也進入採收季。不同於往年的是,今年徐聞鳳梨一上市價格即高開,首批採收的收購均價達到每斤(500公克)人民幣2.5元,最高可達人民幣3元(約新台幣13元),創近30年新高。徐聞縣位於廣東省最南端,與海南省隔海相望,是目前大陸最大的鳳梨(大陸稱菠蘿)種植區。徐聞鳳梨產業始於1926年,大陸每十顆鳳梨就有三顆來自徐聞。廣州日報援引徐聞縣委書記李漢東表示,徐聞縣地理位置優越,土壤富含有機質,一年四季陽光充足,為鳳梨生長提供適宜的氣候條件。徐聞的鳳梨不僅果大,而且香甜可口,品質優越。報導指出,徐聞當地果農目前正忙於採收,由於今年鳳梨價格好,果農們都難掩心中喜悅。果農們表示,鳳梨現在才剛開始採收,供應量還不算大,盛產期要再等一個月後才會到來。
全球
1.拜登:美國承諾修復和振興與歐盟關係
華府和布魯塞爾當局同意暫停因涉波音(Boeing)和空中巴士(Airbus)貿易爭端所加徵的關稅後,美國總統拜登今天矢言「修復和振興」與歐盟間關係。法新社報導,白宮指出,拜登稍早與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通話,雙方同意暫停這項關稅措施,並「攜手解決這些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中的長期爭端」。范德賴恩也表示:「我很高興今天下午與拜登總統談話,眾多交流中的首次並展開良好的個人夥伴關係。」
2.聯合國擬制裁緬甸 軍頭沒在怕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國際間對於緬甸安全部隊殺害手無寸鐵民主示威者,包括孩童的憤怒日益增長。但緬甸軍政府竟告訴聯合國,他們已習慣外交孤立和制裁,這些措施根本沒用。聯合國安理會五日開會討論緬甸局勢,緬甸軍政府似乎有恃無恐。聯合國緬甸事務特使柏其納警告緬甸武裝部隊副司令索溫,聯合國安理會可能採取「重大、強烈措施」。她說,索溫竟回答,「我們習慣被制裁,也生存下來了」。柏其納又說:「當我也警告他們將被外交孤立時,答覆是,『我們必須學會和很少朋友同行』。」這些言論將使國際間對於緬甸政變更失望。緬甸軍政府無視外國政府返還翁山蘇姬政權和避免暴力鎮壓的訴求。自二月廿八日以來,已有超過五十位民眾被軍警實彈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