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樟硬度高且耐腐蝕性強,被譽為緬甸三大國寶之一,其衍生工藝品極具收藏的價值與經濟價值。「浴火鳳凰」黃金樟根雕便是緬甸貢榜王時期(1752-1879)極具代表性的皇室藝術品,持有者虎門人黃偉東表示,目前準備忍痛割愛,為「浴火鳳凰」找一個有緣人。
古董鑒賞是陪伴黃偉東多年的愛好,「浴火鳳凰」黃金樟根雕更是他最為珍惜的收藏品之一,他表示,「浴火鳳凰」早年由貢榜王朝第九代皇室蘇帕雅勒皇后收藏在行宮,幾經流轉後被台灣溫姓商人收藏至廣東虎門,最後才在機緣巧合下被他收藏,並作為鎮店之寶收於虎門公司內。
據了解,黃金樟硬度較高,不易磨損,含有極為貴重且具有防潮耐腐的油質和鐵質,更可貴的是其刨光後的板面顏色也會隨光合作用而氧化成金黃色,木材內部的天然條紋則如同行雲流水般美麗,正因緬甸黃金樟具有如此優良特性,讓它成為了眾多雕刻家心中的首選。
緬甸黃金樟生長期緩慢,成材期最少需50年,用來製作大型根雕的黃金樟更是少之又少,黃偉東表示,「浴火鳳凰」光淨重就達到了0.65噸,其長度與高度也均超過了2米(高2.2米,長2.8米,厚0.9米),由6位雕刻家歷時2年雕刻而成,可謂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