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寧波鎮海 傳承「寧波幫」文化成典範

寧波鎮海,素有商幫故里、院士之鄉的美稱,除擁有30名中國「兩院」院士外,也是海外「寧波幫」的重要發祥地,湧現出包玉剛、邵逸夫等著名人士,更在新時代下積極建設「港口強區、品質之城」。


鎮海因海而生,因海而興,自古即有市舶魚鹽之利、商貿往來之便的傳統和優勢,當地的地緣環境成為培植寧波幫的土壤,在「寧波幫」人士中,鎮海籍商人約佔三分之一。寧波幫,是一個不可繞過的話題。


寧波幫博物館社會教育部工作人員張維娜介紹,寧波幫最初是指寧波的商幫,在上世紀初,百萬工商業者移民,從寧波到上海,二戰之後又輾轉到香港,以香港為經濟中心,拓展到台灣、東南亞、歐美等地;後來,以包玉剛先生為主要代表,海外寧波人紛紛回到祖國建設家鄉,寧波幫也成為全世界華人參與祖國建設的一個典範。

世界「寧波幫·幫寧波」發展大會近期舉行,圖為項目簽約儀式。陳文杰/攝影


世界「寧波幫·幫寧波」發展大會近期舉行,35個項目進行集體簽約,總投資額達1528.9億元(人民幣,後同);此外,也有18個項目在各分會場簽約,該大會共計簽約53個項目,金額2094.7億元,總投資額創歷史新高。


本次大會,平均單體投資額創新高,其中投資額10億元以上的項目有23個,50億以上的項目有7個,包括高世代氧化物TFT電子紙、慈溪正大農業智創灣等一批重特大項目。


哲人日遠夢回十七房」再現寧波幫精神


集體簽約的35個項目產業覆蓋十分豐富,包括智慧製造、先進生物醫藥、新能源、現代服務業、海洋工程裝備等,項目輻射帶動性強,對完善產業鏈、加速產業集聚,助推寧波新舊動能轉換具有重要意義,將為寧波「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注入強大動力。

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致詞。

為弘揚寧波幫人士敢於創業創新、造福桑梓的精神,鎮海區近期舉辦首屆「寧波幫」文化節,包括紀念大會、專題館開館儀式、「夢回十七房」主題實景秀、名家書畫展等,不僅精彩紛呈,文化內涵同樣豐富。


包玉剛先生誕辰100週年紀念大會,是文化節的重要一環。包玉剛,早期從事金融行業,伴隨時局動蕩來到香港,透過敏銳視角注意到當地擁有極佳港口條件,故踏足航運業,後來其以擁有巨輪210艘、總噸位2100萬噸,航線遍佈全球的優勢,晉升到世界七大船王之首。


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指出,包玉剛先生是備受國人敬仰的著名愛國人士,是老一輩「寧波幫」的傑出代表,他的一生是義薄雲天、永載青史的一生。「要學習和弘揚先生造福桑梓的赤子真情,每一個寧波人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要忘記故土家園,主動為寧波發展獻計出力。」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也說,回顧包玉剛先生愛國愛港愛鄉的一片赤子之誠,在今天對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香港「寧波幫」在香港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是維護香港團結穩定的重要力量。


包玉剛外孫包文駿則直言,「外公如果知道家鄉人民一直沒有忘記他,會感到非常欣慰」,同時分享,誠實是外公的人生信念以及畢生保持的品質;第二是勤奮和堅持,透過個人工作、生活即可看出;第三是包容,外公心態開闊,不論是國家領導人還是家裡司機、傭人,都能敞開心交流,傾聽觀點、給出想法。


包玉剛專題館開館儀式,也是「寧波幫」文化節的內容之一。重新修繕的故居在保留內部原有空間結構和生活佈局基礎上,更新完善各項軟硬體設施,融入了主題鮮明的展覽,有「船王之路」、「包氏一脈」、「厚德傳世」等展區;除包玉剛的生平事跡外,還展示包氏一脈傳承和祖訓家風,將成為眾人紀念包玉剛,傳承「寧波幫」精神的重要場所。


好商幫故里 台商加碼投資


大陸改革開放40年來,鎮海發展日新月異,不僅以全市2.5%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市9%的地區生產總值、15.8%的規上工業增加值,更奮力開創「港口強區、品質之城」,吸引不少台商來興業。


寧波市鎮海區台辦主任鄒興國表示,鎮海因海而生,作為商幫故里,產生了不少寧波幫代表,如包玉剛、邵逸夫、趙安中等;他同時指出,當地投資環境較佳,除擁有優越海陸交通外,也有完整產業鏈,吸引不少台商來投資興業,目前鎮海區已有74家台資企業,有的已經做得十分成功。


車王電子(寧波)有限公司董事長蔡裕成,是一名在當地發展廿餘年的台商。他表示,自小在台灣讀書時,就認為江南好,不僅風景好,水系也不錯,皇帝過去就常下江南;投資環境的好壞,同樣需看歷史背景,當地擁有較佳的氣候條件、人文素質。他並戲言,飲食也是其中因素,寧波人常吃海鮮,吃海鮮的人,長的是頭腦,更有智慧。


走進剪紙、繪畫世界 感受鎮海非遺魅力


位於鎮海的俞範社區五彩俞園民族文化館,集中陳列了民族服飾工藝、染織繡品、民族樂器、手工藝術品等,先後獲評「鎮海區廉政剪紙教育基地」、「鎮海區民俗文化青少年傳承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等稱號。



浙江省剪紙非遺傳承人金亞尼。陳文杰/攝影

浙江省剪紙非遺傳承人金亞尼在此授課、創作,她介紹,剪紙、刻紙都統稱剪紙,最初源於北方,剪紙較為粗獷,傳到南方後,伴隨生活水準、欣賞能力提高,追求更細巧、細膩,除了剪刀外,也用刻刀配合,將很細很小的部位刻出。


她說,若刻人物臉譜,如美麗小姐的五官,容貌是最精巧的地方,要特別標準,如果偏一下就變了,不會變好看,只會變難看。「甚至於在刻人臉部的眉毛、眼晴時,我連呼吸都要憋住,這樣用刀才能刻得栩栩如生。」


同為繼承傳統手藝,澥浦農民畫非遺傳承人高妮娥則更多透過畫筆,繪畫出多彩多姿的鄉村風貌。高妮娥表示,該畫是民間繪畫的一種,早期畫在牆頭、灶台上,內容多為田野場景、漁民抓魚畫面,後來發展為當地特色農民畫。她說,自小就學習過,但直至2011年才作為個人專業,目前畫在產品上,如竹編、雨傘、酒罐等。



澥浦農民畫非遺傳承人高妮娥。陳文杰/攝影


高妮娥指出,相較不少同質性繪畫,如舟山漁民畫,畫風粗獷,澥浦農民畫更趨向工筆畫,顯得精緻。該類繪畫特色之處,包括顏色鮮艷、畫面飽滿、畫法誇張等,而又因多採用當地元素入畫,也更接地氣。


綠色環繞 鎮海成田園祕境


過去的鎮海,商業經貿以化工、電廠、碼頭為主,政府近年積極轉型打造綠色生態,包括寧波植物園、綠軸體育公園、九龍湖秦山村等,當地也獲評為寧波市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寧波植物園內部場景。圖/寧波植物園提供


「春賞薔薇夏品蓮,秋看金桂冬探梅」,這是寧波植物園打造的春、夏、秋、冬為主題的四季植物景觀體驗區的場景;寧波植物園以收集浙東植物和江南水鄉植物為主,集遊覽、休閒、科普、科研於一體。


寧波植物園負責人鄭小青介紹,該園致力收集珍稀樹種,保護植物多樣性,至今已收集近1000多個原種,包括4500多個品種。菊花作為其中一例,品種也很多,今年就引進了近700個。


鄭小青表示,植物園僅建成兩年,但新有新的好處,如特色打造上,更能符合市民的愛好。他指出,不少植物園以科研、科普為主,常依山傍水,深處較高山野。寧波植物園位於平地,更滿足市民休閒旅遊需要,設計理念上,則打造為城市的綠色客廳,成為市民家門口的植物園。畢竟,小朋友家離得不遠,可以經常過來。


綠軸體育公園,位於莊市同心湖社區,由公園門戶形象展示區、戶外體育活動區、綜合運動會所休閒區、公園大堂觀景區四區域組成,是集休閒、健身、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體育公園。


此處相關配套豐富,分為室內室外,室外包括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兒童遊樂場、極限運動場、門球場,室內部分則有籃球館、羽毛球館、網球館。


綠軸體育公園工作人員方曙浩表示,此處是綠色生態的重要呈現,最突出的是綠化面積,達4成以上,市民可感受到一絲綠意、更加接近大自然,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近年來,位於九龍湖鎮的秦山村,著力將美麗生態、美麗產業轉變為美麗經濟,全力打造「世外鄉村、美學人家」。秦山村講解員解元介紹,政府在當地投放了200多個垃圾桶,90%以上的村民都會自覺做垃圾分類;而不少村民透過將房子改造為民宿、種果園等獲得收入,此外,政府也適時推出一處80畝的有機蔬菜園,並召集8名專業博士帶動村民操作。


傳承古都千年好味道


南塘老街位於寧波古城南門外,曾是舊寧波商貿文化聚集地的「南門三市」,位列寧波八大歷史街區之一,除眾多古建外,此處也有不少道地傳統美食。

寧波年糕,延續手工製作。陳文杰/攝影


全豐記,乃逾百年歷史的寧波老字號,主打木錘酥,花生、芝麻、桂花屬其三種經典口味。全豐記老闆範兵祥表示,木錘酥是著名的乾隆宮廷甜點,為寧波傳統手工製作的小吃,老少鹹宜。


有關製作過程,他介紹,在糖漿、蜂蜜上添加芝麻、花生及各種果仁,兩人各持一錘互相敲打,將其中油脂打出,與糖漿充分結合,即形成其獨特的脆、香、酥。「平時的話,一天大概能賣200到300份左右。」


年糕,也是來寧波後不可錯過的美食。同樣位於南塘老街的手工年糕特產店,年糕師傅張天伍表示,寧波年糕有1000多年歷史,當許多年糕已透過機器生產時,寧波卻始終延續純手工製作,故當地年糕口味正宗、嚼勁十足,也無防腐劑;又因其所具傳統意義,「年年糕,年年糕,一年會比一年高」,深獲大眾喜愛。


張天伍說,年糕菜式多樣,煎炒烹炸皆適宜,包括年糕炒肉、排骨年糕、螃蟹年糕、炸年糕等,都是不錯選擇。「目前一天大概要做25包粉,能賣到15000塊錢左右。」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