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UCF醫學教授格里菲斯·帕克斯正在與工程學教授Sudipta Seal合作,將醫學和奈米技術結合,以對抗COVID-19大流行。 圖擷自eurekalert.org/
光電協進會表示,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為口罩建立一個保護性塗層,當該塗層被紫外線活化時,它會捕獲新冠肺炎病毒,並在幾秒鐘內將其殺死。根據專門研究材料科學與奈米技術的工程師席爾(Sudipta Seal)表示,他們創造出可以捕獲病毒的奈米結構,然後使用紫外線將其破壞並引發化學反應。
席爾和病毒學家帕克斯(Griffith Parks)合作,共同研究這項工作。他們說,如果成功,可以將塗層添加到口罩、手套,以及禮服中,以確保醫護人員在對抗冠狀病毒時更安全。席爾建立材料後,帕克斯將對其進行一系列測試,以查看哪些材料可以殺死特定的病毒以及其殺死速度。
儘管一種材料可能會殺死所有病毒,但是某些材料對特定類型的病毒更有效,此一發現將使他們能夠在將來針對特定病毒類型量身訂做材料,他們也希望未來可開發出殺死細菌等致病生物的材料。
光電協進會指出,由於帕克斯的實驗室未獲得高安全認證,因此他無法拿實際的新冠肺炎病毒進行測試,該病毒需要高安全性的設施。但是如果開發出的席爾材料,證明可以有效殺死新冠病毒家族中的其他病毒,那麼學校專家會將其轉送到經過認證的外部實驗室,進行必要的測試。
儘管這個過程可能要耗費幾個月的時間,但是這種方法可能對其他潛在的疫病,以及協助醫療人員在照顧患者方面防護各種病毒和細菌都很有用。過去實際上已經有利用光學設備進行紫外線照射劑量控制的口罩消毒方法,不過在口罩上鍍上塗層的作法較為少見。
據美國環境工程專家茂雷(Jim Malley)表示,紫外線、熱、濕氣與汽化過氧化氫(也就是雙氧水)等方法是幾種最知名的消毒方式,如果使用得當,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有效。他表示,如果在正確的時間長度內以正確量的光通過光學裝置照射紫外線,可以提供安全有效的方式來消毒口罩。紫外線會穿透面罩,並破壞結合病毒或細菌的核酸(DNA 或 RNA)的分子鍵,達到消毒作用,並阻止它們在人類細胞內感染以及/或者複製。
要有效地殺死病毒,需要了解照射程度(光能或紫外線強度),配戴面罩的時間長度以及如何操作紫外線消毒設備。Malley也強調,口罩要清潔,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口罩內部或外部的任何物質,甚至諸如防曬霜,化妝品或潤唇膏之類的簡單物質,都可能阻止紫外線在口罩的特定部分上起作用。
據食藥署表示,因為醫用口罩的內襯過濾材質,多半是經過靜電處理的不織布,所以用「噴灑酒精」或其他「濕式消毒」的方式,都會降低過濾效能。唯一比較可以使用的消毒作法,就是「乾式」消毒,常用的有烤箱、電鍋烘乾,還有利用紫外線光來殺菌。
電鍋乾熱進行醫用口罩殺菌程序,同時可以保有適當殺菌效果,還兼顧維持口罩的過濾效能。但是口罩也不能重複使用太多次,最佳的狀況當然是使用一次即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