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立委批紓困「為貸而貸」 顧立雄:不敢說這情況沒有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 本報系資料照、記者黃義書/攝影

政府呼籲公、民營銀行積極辦理紓困貸款,但卻傳出有公股銀行設立KPI要求行員達標,各銀行為拿獎勵積極做成績,找不需要紓困的企業來做貸款,反而讓紓困變成「為貸而貸」,紓困未達到要害。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坦言:「這樣吃豆腐的情況,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各銀行要做好內控。」

立法院財委會今邀請行政院及相關部會首長就「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施行執行情形」進行專題報告。

立委江永昌在質詢時表示,金管會要獎勵紓困績優銀行,但設獎勵條件卻沒有回頭審視貸款企業的條件,有些企業雖然營收有衰退,但不代表企業真的要借,很多銀行因為私底下認識企業戶,也知道這企業不會倒,所以先找這類做成績,貸新還舊、為貸而貸,讓金管會打成績,反而真正有需要紓困的企業沒有拿到,沒有紓困到要害。

顧立雄表示,獎勵確實是從整體帳面上成績來看,不敢說這樣「吃豆腐」的情況完全沒有,難免有出現想減輕資金成本壓力的個案,但是各銀行要做好內控,如果設定太多條件,會讓紓困原意受到打折,目的是要廣納有需要的人。

江永昌也指出,金管會說現在銀行覆蓋率有600%、備抵呆帳還有4000億,現在放貸已達2600億元,現在放貸出去壞帳率更高,現在國銀全部放款達29兆9000億,若1.5%壞帳就把備抵呆帳吃光,若疫情更嚴重下去,備抵呆帳還可以走下去嗎?

顧立雄表示,央行的2000億是給中小企業,中小企業貸款額度小,違約高也可承擔,且大樹法則下不會每個企業都違約,有國家出面做保證,風險其實不高,備抵呆帳覆蓋率是否因放款增加出現惡化,都會做監督,且疫情嚴重之下,大型企業才是要擔心的。

立委邱顯智則詢問八大公股銀行董事長,是否有設定KPI要求行員做出成績,例如「24日前每家分行交出5案件」、「一周達成20件」,錢要貸給需要紓困的人,不是不需要紓困的拼命貸,要求基層達成KPI,讓基層行員到處找沒有問題廠商。

8大公股銀行董事長都說沒有設定KPI,華南銀行董事長張雲鵬表示:「這樣是不行的,沒有要求每周交出20件,但有請各分行關懷客戶、盡量幫客戶解決問題」;兆豐銀董事長張兆順表示,沒有這麼嚴格,兆豐銀一向是以大企業為主,所以這次利用紓困機會,有請分行敦親睦鄰到轄區盡量拜訪客戶,如果有紓困需求會盡力幫忙。

彰銀董事長凌忠嫄則表示,目前彰銀的紓困案件數量有比較少,主要是銀行未核的速度慢,是因為彰銀制度有需要檢討,主要是過去分行經理沒有權限,所有案子都要到總行才能核准。

  • 標簽